浅析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摘要:世博会的举办能够推动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优化城市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等。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的有机结合,使长三角地区实现资源整合、产业联动、功能互补和利益共享,促使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进而对中国整体经济在未来实现全面复苏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关键词:世博会;上海;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
一、世博会简介
在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又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性盛会——2010年世界博览会,即将在我国上海召开。
世博会是展示各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成就的舞台。一个半世纪以来,它以其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形式与内涵,洋溢着人们对未来生活发展的憧憬与追求,表达了人们推动科技发展与文明昌盛的理想,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与进步。世博会的发展轨迹,正是世界各国走向国际化、现代化历程的真实写照。
二、世博会对世界的影响
许多经济学家把世博称作“经济奥林匹克”,它多次扮演着引领世界经济走出萧条的重要角色,对于整个世界经济有很强的推动力。
(一)上海世博会是当今世界人类创意的最大盛会
“一切始于世博会”,这是人们对世博会诞生150多年来云集了各个时期的文明成果而产生的由衷感叹。世博会不仅是展示成就的舞台,更是汇聚聪明才智和最新科技成果、交流探讨人类共性问题的“大教室”。近150年来,世界上不少最新的科技、理念、文化都始于世博会,汽车、电视、电灯、电梯等重大发明都是在世博会上首次亮相的。鉴于上海世博会是当今世界全人类盛会,又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类世界博览会,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举办2010年世博会,既是为世界各国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也是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交流,近距离对话世界文化,向世界学习的重要契机。
(二)上海世博会将成为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突破口
2010上海世博筹办最紧张时期及举办时期,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始终陪伴。无论给世博举办方和参展方都带来巨大负面影响,但各参展方表现相当积极。因为无论参展方还是举办方都明白,战胜金融危机需要的是信心和勇气。而参加世博会就是展示自己提升信心的一次重要机会。因此,大家共聚上海世博会,寻求危机应对之道,加速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增长。
三、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
(一)世博会对上海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为上海的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综合素质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举办世博会能够推动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优化城市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等。
1、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调整与发展。世博会对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世博会的场馆建设、通信、城市交通、绿色环保都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如环保技术、建筑节能技术、节水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等。利用世博会项目建设,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借鉴世博会科技文化交流的平台,增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带动力和支撑力,广揽高新技术发展所需人才,促进人才的汇聚和使用,使上海接近世界高科技前沿,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城市。
2、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为期半年的上海世博会,将吸引全球的目光,为上海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世博会前后,上海将以独具特色的会展旅游,现代都市游和秀美风光游吸引国内外的游客。预计2010年上海将吸引7000万人次的游客,对上海当年gdp增长的拉动约为5%,门票、餐饮、旅游纪念品等直接收入将接近110亿元,交通、住宿等间接旅游收入将达800亿元,同时也将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如此大的客流量和经济效益,将会促使上海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幅度提高硬件设施水平以满足客运要求。届时,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500万人次,建设65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络,年客运量将达到40
关键词:世博会;上海;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
一、世博会简介
在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又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性盛会——2010年世界博览会,即将在我国上海召开。
世博会是展示各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成就的舞台。一个半世纪以来,它以其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形式与内涵,洋溢着人们对未来生活发展的憧憬与追求,表达了人们推动科技发展与文明昌盛的理想,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与进步。世博会的发展轨迹,正是世界各国走向国际化、现代化历程的真实写照。
二、世博会对世界的影响
许多经济学家把世博称作“经济奥林匹克”,它多次扮演着引领世界经济走出萧条的重要角色,对于整个世界经济有很强的推动力。
(一)上海世博会是当今世界人类创意的最大盛会
“一切始于世博会”,这是人们对世博会诞生150多年来云集了各个时期的文明成果而产生的由衷感叹。世博会不仅是展示成就的舞台,更是汇聚聪明才智和最新科技成果、交流探讨人类共性问题的“大教室”。近150年来,世界上不少最新的科技、理念、文化都始于世博会,汽车、电视、电灯、电梯等重大发明都是在世博会上首次亮相的。鉴于上海世博会是当今世界全人类盛会,又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类世界博览会,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举办2010年世博会,既是为世界各国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也是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交流,近距离对话世界文化,向世界学习的重要契机。
(二)上海世博会将成为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突破口
2010上海世博筹办最紧张时期及举办时期,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始终陪伴。无论给世博举办方和参展方都带来巨大负面影响,但各参展方表现相当积极。因为无论参展方还是举办方都明白,战胜金融危机需要的是信心和勇气。而参加世博会就是展示自己提升信心的一次重要机会。因此,大家共聚上海世博会,寻求危机应对之道,加速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增长。
三、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
(一)世博会对上海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为上海的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综合素质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举办世博会能够推动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优化城市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等。
1、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调整与发展。世博会对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世博会的场馆建设、通信、城市交通、绿色环保都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如环保技术、建筑节能技术、节水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等。利用世博会项目建设,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借鉴世博会科技文化交流的平台,增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带动力和支撑力,广揽高新技术发展所需人才,促进人才的汇聚和使用,使上海接近世界高科技前沿,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城市。
2、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为期半年的上海世博会,将吸引全球的目光,为上海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世博会前后,上海将以独具特色的会展旅游,现代都市游和秀美风光游吸引国内外的游客。预计2010年上海将吸引7000万人次的游客,对上海当年gdp增长的拉动约为5%,门票、餐饮、旅游纪念品等直接收入将接近110亿元,交通、住宿等间接旅游收入将达800亿元,同时也将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如此大的客流量和经济效益,将会促使上海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幅度提高硬件设施水平以满足客运要求。届时,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500万人次,建设65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络,年客运量将达到40
浅析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点击下载
上一篇:山西省焦化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建设下一篇:绿色物流的共同配送经济模型分析
本文2010-08-18 10:15:00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95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