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焦化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建设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山西焦化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焦炭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和山西省八大焦化工业园区的现状特征,提出了实行外延产业链型和规模转化型相结合的焦化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组成循环经济产业链,从而建立山西省焦化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新体系,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焦化工业;工业园区;循环经济
长期以来,山西省焦化工业企业多采取粗放型方式经营,不仅是对焦煤资源造成浪费,而且环境污染也很严重。特别是在山西省焦化工业集聚的区域,如吕梁、临汾等,焦化工业造成的污染已相当严重。为了增加焦煤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焦化工业的发展潜力,缓解焦化集群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必须运用循环经济的原理,模仿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和能量流来设计焦炭资源的产业链,尽可能实现物质的闭路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以此对焦化工业园区进行改造。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能使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能有效地解决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障碍——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促进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倡导的是将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良性循环流动的过程,通过对工业废物的资源化再利用,实现工业增长的低投入和三废低排放甚至于零排放,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在推进循环经济的企业、园区和社会三个层面上,园区循环经济已经成为重要的一种形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就是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园区产业之间的生产耦合,使物料、能量、产品在园区内产业之间进行循环,从而实现园区的污染“零排放”。在这样一个循环体系,园区内一个工厂或企业产生的副产品用作另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能量和水资源从一个产业转移到另一个产业继续使用,形成一个闭路循环。一个企业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是另一个企业的“营养物”,类似于自然生态食物链和生态平衡系统。
二、山西省焦化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改造思路
(一)山西省建设八大焦化工业园区
山西省焦化企业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靠近焦煤基地的地区,临汾、吕梁、长治、晋中、运城、太原6市焦炭生产能力占全省总生产能力的85%以上。从布局来看,产业布局结构已向资源和运输线集中,已经初步形成了八大焦化工业区和15个重点产焦县为主的产业布局。
在孝义市,以市煤运焦化厂、楼东、金岩、金晖、金达、兑镇煤矿、耀鑫等企业焦化技改项目为基础,建成焦炭生产规模500万吨焦化工业园区;在汾阳市,以五麟、东辉、文峰、中煤龙泉等企业焦化技改项目为基础,建成焦炭生产规模500万吨焦化工业园区;在洪洞县,以山西焦化厂、瑞德、远中、华清等企业焦化技改项目为基础,建成焦炭生产规模500万吨焦化工业园区;在河津市,以阳光焦化、太兴、鑫升、实兴等企业焦化技改项目为基础,建成焦炭生产规模500万吨焦化工业园区;在介休市,以安泰、路鑫、茂盛和三佳等企业焦化技改项目为基础,建成焦炭生产规模500万吨焦化工业园区;在灵石县,以中煤九鑫、聚源、天星、星晨等企业焦化技改项目为基础,建成焦炭生产规模500万吨焦化工业园区;在潞城市,以潞安环能煤焦化、华宝、金通、亚晋等企业焦化技改项目为基础,建成焦炭生产规模500万吨焦化工业园区。
从焦化工业园区的调查资料来看,各个园区普遍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化产回收设施不健全,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二是炼焦煤资源、煤气、煤焦油、水资源浪费严重;三是环境污染严重。
(二)山西省焦化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引导工业园区实施循环经济式改造,走生态工业的路子。焦化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改造的基本思想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
山西省焦化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建设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14:59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95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