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留守农民素质状况、培训需求及新型农民培训分析
摘要:提高留守农民素质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成败。通过对安徽省留守农民抽样调查发现:留守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素养有待提高,市场适应能力更需关注,留守农民亟需进行有效培训。当前农民培训工作中,需要完善农民整体培训体系、构建农民分类培训体系以及创新农民培训工作机制。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素质;培训需求
近年来,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外出进城务工或经商,留守在农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主要是中老年农民,而且这些留守农民大多是文化素质较低、缺少外出务工的技能或老弱病残。本文以安徽省294例留守农民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现阶段留守农民素质和培训需求进行系统分析,认为新型农民培训首先必须要确定不同的培养对象,通过分类分批采取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才能培养出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
一、安徽省留守农民素质基本状况
(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目前在我国农村从业人员中,文盲、半文盲占7.6%,小学文化程度为30.6%,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为11.7%,大专及以上占0.52%。调查数据显示,在调查样本的294名留守农民中,文盲、半文盲的比例为19.6%,小学文化程度为21.7%,初中文化程度占44.1%,高中文化程度为14.2%,大专及以上占0.4%。因此,安徽省留守农民文化素质远比全国农村从业人员的平均文化素质低。
(二)农业科技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要求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必须要掌握现代农业科技。从调查结果看,留守农民中很了解相关农业科技信息的仅占样本总数的1.0%,选择“了解”也只有39.1%,与此相对的选择“不了解”和“根本不知道”的比例达到33.7%以及5.1%,另有21.1%的调查对象表示科技信息对他们来说无所谓,三者合计达到59.9%(见表1)。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目前留守农民的农业科技信息处于较为缺乏的状态。
在关于实用农业生产技术的掌握情况方面,有61.1%的留守农民认为自己缺乏一些实用生产技术,只有38.4%的农民认为自己缺乏实用生产技术。
(三)市场适应能力亟待增强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民要有开放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能够敏锐地把握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以获得较高的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从调查对象对市场行情和信息了解的程度来看,仅有6.6%的留守农民能够很及时的了解市场行情和信息,41.0%的留守农民能够较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和信息,然而仍然有36.5%和16.0%的调查对象选择不及时以及很少了解。调查表明,目前留守农民的市场观念和信息观念比较淡薄,不少农民不能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分析市场行情以及把握市场动态,从而难以适应市场竞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收入。
从适应市场能力方面来看,58.2%的留守农民认为自己能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另有41.5%的农民认为自己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调查表明,由于传统的小农意识、文化科技素质不高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总体上来说留守农民难以适应市场竞争,从而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留守农民培训需求状况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留守农民的培训需求,在调查问卷内容中我们将培训需求分为农业生产和非农业生产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农业生产方面,具体包括粮油种植技术、水果栽培管理、蔬菜栽培管理、特种家禽家畜类、特种经济动物类、养鱼、养虾和特种养殖。在非农业生产方面,具体包括工业技术、运输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美容美发、家政服务、伤病护理等。调查显示留守农民对农业生产和非农业生产的培训需求都比较大。农民对农业生产和非农业生产都有相当的培训需求,因为选项较多,笔者只列出选择最多的几项。在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方面,粮油种植技术的培训需求为36.4%,普通家禽家畜类为35.4%,选择蔬菜栽培管理为26.5%,特种经济动物类为19.4%;在非农业生产方面,农民培训需求也比较大,建筑业的培训需求为21.0%,选择餐饮服务业为21.1%,家政服务为18.4%(见表2)。这说明,农民的培训选择主要与增收密切相关,政府要根据留守农民的需求,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技术和非农产业的培训。
在回答“您接受过生产科技培训吗?”的问题时,有50.2%的留守农民选择“从来没有”,另有44.0%的选择“很少”。调查表明一方面留守农民参加
安徽省留守农民素质状况、培训需求及新型农民培训分析
点击下载
上一篇:土地征收中生态补偿问题探讨下一篇:山东省临邑县十里铺村三下乡调研报告
本文2010-08-18 10:14:40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89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