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对策建议
摘要:2004年5月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鼓励企业年金的发展,但由于受政策缺位、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企业年金市场没有按照人们预期那样快速增长。文章从企业年金发展中影响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完善我国企业年金的制度模式和操作实践提供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企业年金;影响因素;对策
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制度。近年来,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存在着四个方面的主要因素:一是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制约企业年金的发展;二是补充养老保险还处在行业自办或者社保经办状态中,没有按照《两个办法》规范运营,在市场上起到应有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部分政策细则尚未明确,制度建立与运行缺少操作依据;四是运营机构尚需提高专业技能,完善运营流程,加强角色合作,规范市场竞争行为。解决企业年金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必须做好以下基础工作: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实现企业年金主体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将企业年金放在“大社保”环境下通盘考虑,实现国家、企业和个人在养老保障安排上的权利与义务对等统一,尤其是要强调个人在企业年金计划中的缴费责任。坚决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适时将其变成强制性企业年金,与当前的自愿性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进行合并运营,共同组成强大的“第二支柱”。同时,在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可以参照企业年金的管理模式,积极发展公务员年金、教师年金、医生年金等,扩大第二支柱的覆盖范围。
第二,加强企业年金立法工作,完善现有的政策规定。一是要推进全国人大立法和国务院行政法规出台,增强管理老百姓养命钱的法律基础和严肃性;二是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eet税收制度,针对缴费、投资运营、给付三个阶段设计相应的征收办法。同时要坚决堵住税收漏洞,设定税收减免限额,防止高收入员工的逃税行为;三是明确《企业年金理事会管理办法》,提高成立理事会的条件和理事的任职资格,要求只有达到一定缴费规模和员工人数的大企业集团可以采取理事会受托模式;四是通过技术手段丰富完善现有政策规定。
&nbs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对策建议
点击下载
上一篇:河北省中小企业融资与民间金融问题研究下一篇:农村社区模式探讨
本文2010-08-18 10:14:38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89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