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信贷保险由乡村走向城镇的若干思考
摘要:文章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主要运用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结合小额信贷保险在农村地区试行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从风险管理的递减思维、信用思维、业务思维等多个角度切入,研究其业务向城镇扩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小额信贷保险;乡村;城镇;风险管理
一、小额信贷保险定义及现状
(一)小额信贷保险定义
小额信贷保险是以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小额贷款为切入点,由保险公司转移贷款者因疾病、残疾或意外死亡导致的没有经济能力如期还贷的风险。这种保险产品针对性强,费率较低,解决了贷款者和金融机构两方面的风险保障问题。
(二)小额信贷保险进军城镇市场的现状
农村小额信贷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通过建立新的运作理念、经营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小额信贷的经营已基本适应农村个体经济和小规模农业的经营分散、资金需求小等特点。继在农村地区初步获得成功之后,服务于城镇中低收入阶层的新型小额信贷保险也新鲜出炉。目前市场上最具代表意义的“平安产险个人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又被称为“平安易贷”,是通过向贷款客户提供信用保证保险,从而帮助客户从银行获取无抵押小额短期贷款的保险产品。其承保的风险为客户从银行贷款后能否按期还款的不确定性。投保人为贷款客户,承保人为平安产险,被保险人为放款银行。当发生承保的保险事故时,平安产险按相应条款向放款银行理赔。
随着城镇小额信贷需求不断增大,以“平安易贷”(深圳分公司称为“信安易贷”)为代表的小额信贷业务纷纷由乡村向城镇转移。据经济观察网的消息,2009年4-9月,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中国平安)陆续与平安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杭州商业银行及光大银行等达成合作协议,陆续开发出针对城镇居民不同收入工薪阶层的无抵押小额信贷业务及小额信贷保险配套服务。
但是,目前城镇小额信贷产品更多地面向中高收入人群,忽略了拥有更大贷款需求的中低收入阶层。如何借鉴乡村小额信贷保险模式的一些宝贵经验降低贷款成本,将此业务推向城镇地区为更广大的低收入人群,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
二、风险管理的预规避思维
从农村地区的推广经验来看,单纯依靠小额信贷保险进行小额信贷风险转移的风险管理手段不适应中国国情的要求。所以,城镇地区小额信贷机构和保险机构协作规范小额信贷交易过程中的相关环节,提高贷款客户还款率,从而降低坏账风险,是降低保险机构承保风险的重要举措。
(一)小额贷款分期返还制度
根据现有调研资料,陕西商洛地区部分小额信贷具体的操作是:到期贷款如因不可抗拒因素不能偿还,贷款客户就先按本金的10%左右比例加借贷期利息偿还,其余的90%则实行续贷,依此类推,直到本金和利息全部偿完为止。这一模式灵活地执行借贷制度,既保证了信贷机构的利益,也给农户更多的还款时间,是一项互惠双赢的举措。
城镇地区的部分贷款机构也采用类似于按揭购房的“按月索还利息和本金”的还款方式,以中国平安在深圳试行的“信安易贷”业务为例,贷款客户贷款一年期12000元,贷款机构不是要求贷款客户在年关把本金和利息共14352元-15072元一次性付清,而是要求贷款客户每个月返还1196元-1256元。这种分期还款的方式有效降低了信贷机构的不良贷款率,从而间接降低了保险公司的风险,为保险公司业务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可以说,城镇模式既借鉴了乡村模式,同时也立足于城镇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创新。
(二)带有担保思维的保险机制
由于缺乏有效的贷款担保手段,城镇小额信贷现阶段存在贷款成本过高的问题,而现有保险机制的引入也难以将小额信贷业务推向城镇地区低收入群体。所以,专业的带有担保思维的保险机制的引入,是进一步完善城镇小额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机制的必然要求。
在保险机制介入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管理之前,对农村小额信贷的“抵押难”并进而导致“贷款难”的问题,全国各地进行了许多尝试,摸索创造出了林权质押、渔权质押、农民创业基金担保、行业联保和农户联保等一系列担保方式,其中以农户联保制度发展得最为完善、开
小额信贷保险由乡村走向城镇的若干思考
点击下载
上一篇:金融危机下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思考下一篇:浅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本文2010-08-18 10:14:35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88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