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形势下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研究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303下载265次收藏

    摘要:在银行日常的风险管理中,为了对操作风险进行规范、统一管理,应依据操作风险事件起因、特征和表现形态等因素,确定因风险类型、专门风险类型和事件风险类型的子分类和定义,完成操作风险分类标准的制定工作。
 
    关键词:银行;风险;研究
 
    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信用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热衷举债已发展成为潮流和趋势,债务规模急剧扩张,作为信用主体的商业银行潜伏着危机。只要市场和交易客观存在,商业银行必将承担相应的风险。操作风险作为商业银行承担的主要风险之一,其风险控制在实际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寻求多种控制方式。
 
    一、建立操作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
 
    在银行日常的风险管理中,为了对操作风险进行规范、统一管理,应依据操作风险事件起因、特征和表现形态等因素,确定起因风险类型、专门风险类型和事件风险类型的子分类和定义,完成操作风险分类标准的制定工作。
 
    加强新产品、新业务领域中操作风险识别。针对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创新,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应制定新产品、新业务操作风险环节审查标准,提高识别操作风险的水平,减少操作风险发生的几率。对于理财产品应做到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充分披露,加强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管理。在新产品发行时,严格执行新产品风险评估和对冲机制。推广新产品、新业务时,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应下发包括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在内的制度,并经专业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审核。
 
    商业银行应加快推广损失事件数据收集工具。在银行全行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的建立与数据收集,要依托全行信息体系和数据库。商业银行的总行各专业部门、各分行要逐步建立本专业和本机构的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操作风险管理部门汇总形成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对全行操作风险进行准确识别。
 
    二、逐步建立操作风险监测和报告机制
 
    各商业银行应完善自身操作风险关键指标监测体系。利用关键风险指标可对操作风险变化情况做出早期预警。可建立总、分行两级操作风险关键指标监测体系,总行关键风险指标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新形势下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