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研究
摘要:在银行日常的风险管理中,为了对操作风险进行规范、统一管理,应依据操作风险事件起因、特征和表现形态等因素,确定因风险类型、专门风险类型和事件风险类型的子分类和定义,完成操作风险分类标准的制定工作。
关键词:银行;风险;研究
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信用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热衷举债已发展成为潮流和趋势,债务规模急剧扩张,作为信用主体的商业银行潜伏着危机。只要市场和交易客观存在,商业银行必将承担相应的风险。操作风险作为商业银行承担的主要风险之一,其风险控制在实际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寻求多种控制方式。
一、建立操作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
在银行日常的风险管理中,为了对操作风险进行规范、统一管理,应依据操作风险事件起因、特征和表现形态等因素,确定起因风险类型、专门风险类型和事件风险类型的子分类和定义,完成操作风险分类标准的制定工作。
加强新产品、新业务领域中操作风险识别。针对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创新,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应制定新产品、新业务操作风险环节审查标准,提高识别操作风险的水平,减少操作风险发生的几率。对于理财产品应做到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充分披露,加强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管理。在新产品发行时,严格执行新产品风险评估和对冲机制。推广新产品、新业务时,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应下发包括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在内的制度,并经专业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审核。
商业银行应加快推广损失事件数据收集工具。在银行全行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的建立与数据收集,要依托全行信息体系和数据库。商业银行的总行各专业部门、各分行要逐步建立本专业和本机构的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操作风险管理部门汇总形成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对全行操作风险进行准确识别。
二、逐步建立操作风险监测和报告机制
各商业银行应完善自身操作风险关键指标监测体系。利用关键风险指标可对操作风险变化情况做出早期预警。可建立总、分行两级操作风险关键指标监测体系,总行关键风险指标
新形势下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研究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13:54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78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