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在旅游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旅游被认为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本溪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和矛盾。发展生态旅游必须坚持特色和科学管理等原则,在突出自然保护前提下,将生态旅游纳入重要位置,全面推动本溪市生态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资源;发展;对策
一、生态旅游概述
时至今日,大众化旅游时代已经到来,旅游日益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主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产业规模最大和发展势头最强的“朝阳产业”。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的普遍重视,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生态旅游应运而生。由于生态旅游尊重自然与文化的异质性,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与谋富当地社区居民,倡导人们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被认为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受到旅游界、生态保护界的广泛重视。与传统的大众旅游相比,生态旅游在旅游体验的丰富程度、旅游行为、旅游资源等方面有很大区别。在旅游者的体验方面,大众旅游产品的标准化程度高,季节性强,人流聚集度高;生态旅游线路相对零散不确定,方式多样,具有更为丰富的旅游体验。在旅游的行为方面,大众旅游以满足游客的娱乐享受需要为目标,为旅游者提供消费层次的服务,内容单一化、标准化;生态旅游则更多地给旅游者提供生态服务,在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满足旅游者的要求,旅游者可获得更多的生态知识、生态体验。在旅游资源方面,大众旅游主要以资源所具有的奇、特、美来吸引游客;生态旅游主要包括一切具有生态美又能开发利用产生效益的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少量天人合一的自然人文生态系统。
二、本溪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条件
本溪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大陆性半湿润季风区,地域间气候差异较大,局部地区小气候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显著,是沈丹铁路、沈丹高速公路的重要枢纽。本溪市拥有国家、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新开发的景区26处,景点近千个,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个,有山、水、泉、林、湖、洞、城和古人类遗址等景观,各类景区与风景资源保护区总面积达1080平方公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二)本溪市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生态旅游是一种较新的旅游业发展模式,由于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普及程度不够,相关政策不完善、法规不健全以及政府财力物力的限制,导致其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形成了潜在的和现实的诸多问题。
1、缺乏对生态旅游内涵的正确认识导致生态旅游区开发与规划不合理
旅游行业从业者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生态旅游内涵的准确认识,把传统的大众旅游硬性贴上生态旅游的标签,盲目开展所谓的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忽视了环境承载力的限度,游客多多益善,根本谈不上是“保护性旅游”。由于缺乏有关生态系统的科学理论和专业人员作指导,本溪市在景区开发中布局不当、规划不合理现象严重。景区开发与规划过程中忽视排污设施的建设,完全依靠系统的自净能力不能在短期内解决问题,最终形成环境污染。
2、对生态旅游经济功能的片面强调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发展生态旅游的原动力是其较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开发过程中免不了为了最大程度地获取利益,大范围、大面积开发生态旅游产品,从而把发展生态旅游对环境的保护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等在决策中放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可持续旅游概念是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而产生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旅游的物质可持续发展、文化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开发与保护须同时交叉进行。在实践中,任何形式的开发都或多或少对已有系统状态造成破坏,而保护是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和维护资源的固有特性,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直接损害生
本溪市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13:46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76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