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大学生村官目前存在问题的探析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037下载198次收藏

 
 
    摘要: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以来,山西省共有28782名大学毕业生走上了村官的工作岗位,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农村大学生干部全覆盖的省份。他们在山西新农村建设中做出了贡献,然而在山西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问题。文章在分析大学生村官对山西新农村建设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提出了五大对策,旨在为大学生村官政策更好地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山西省;大学生村官;存在问题;对策
 
    1995年江苏省为解决“三农”问题,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山西选聘大学生村干部的工作于2006年正式启动,在连续四年时间内累计选聘了28782名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为各地的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急需我们研究解决。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了五大解决对策,旨在为大学生村官政策更好地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一、大学生村官在山西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促进了山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快了农村经济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山西农村经济中“小农户与大市场”矛盾突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将各农户的农产品汇集到城市中去销售,需要农村建立一套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将信息流和物流有效的连接,这就要求农村发展现代化电子商务。山西大多数农村中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难以掌握电脑和互联网的使用,使电子商务发展受阻。拥有现代知识、现代眼光的大学生村官,将山西各村设立的“农村网络文化站”作为农村基层信息节点,为当地农民发布农产品购销等信息,并培训村民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效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大大加快了农村经济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二)解决了山西新农村建设中实用人才匮乏的难题,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实用型人才,有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实用人才仅占全国农村人口总数的0.6%。“十一五”期间山西省农村实用人才需求总量将达到60.58万,占乡村劳动力资源的5%。大学生村官带着自己掌握的现代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回流农村有效地解决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人才匮乏的难题。西方经济学中人力资本不仅能自身形成递增的收益,而且还能促使其他经济增长的投入资源也形成递增的收益。当前的农村发展中,以土地为主的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其他资源也开始显现缺乏的趋势,大学生村官作为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将日益凸显。
 
    (三)改善了山西村级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促进了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优化
 
    农村原有的干部呈老龄化,文化程度偏低。就山西省而言,已录用的大学生村官平均年龄约为25岁,年轻大学生的加入明显改善了村级干部的年龄结构,使村级干部朝年轻化方向发展。大学生村官文化程度高,管理理念新,他们来到农村能够使村级干部的平均素质得到提高,充分发挥了“鲶鱼效应”,激活了农村干部的整体活力,并为培育新农村建设中需要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原村委成员丰富的工作经验、人生阅历与大学生村官活跃的思维、良好的理论基础相结合会取得“1+1>2”的效果。
 
    (四)搭建了村校间合作的桥梁纽带,创造了山西农村发展新产业的契机
 
    大学生村官利用自己的资源把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专家、教授请进农村,把科研项目引入农村,改进了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提高了经济效率,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持续的科技发展动力。山西省忻州市烟村大学生村官根据当地为旱作农业区的特点,与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开展合作,积极争取使烟村成为了“旱作玉米水分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基地。这个项目的落户为实现旱作玉米的高产和稳产创造了可能,并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大学生村官引导农民进行土地集约化经营,引导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同时也解决了留守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二、大学生村官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动机不纯,挂职不上岗现象普遍存在
 
    大学生选择村官这一“职业”动机是多样的,有的大学生确实是抱着到农村扎实干事业的想法而有的大学生明显动机不纯。有的大学生仅仅出于就业考虑,在报考之初就想着把“村官”当作就业跳板,工作态度不认真、得过且过,在农村获得一定“工作经验”后选择二次就业;有的看重国家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不安心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对大学生村官目前存在问题的探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