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海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696下载271次收藏

 
 
    摘要:文章基于迄今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误区的认识,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动力的角度对海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考察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海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系统对策。
 
    关键词:海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动力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存在的误区
 
    第一,简单地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指标来说明其发展状况,认为一个地方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越多、增长越快,该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发展得越好。事实上,仅用数量指标既不能反映一个地方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农户的情况,更不能反映其经营情况。在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时,其覆盖农户的比例是一个较好的指标,既直接反映了其覆盖农户的情况,也间接反映了其经营情况。
 
    第二,脱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经济条件——农业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分析、比较、判断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简单地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多寡、增长的快慢、加入农户的多少判断一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是否滞后、是否合适,这种方法显然是不恰当的。事实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最终受制于农业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它的发展是否滞后、是否合适是相对于农业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言的。
 
    第三,存在夸大政府作用的趋势。许多有关报道和研究简单地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得好或不好主要地归因于政府。显然,这也是不恰当的。如本文将要讨论的,政府作用的确是重要的,但不是第一位的。农业生产经营者——主要是农户——的参与才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第一动力。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必须分析农户参与的动机及其决定因素。
 
    二、海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考察
 
    (一)覆盖面与地区分布
 
    截至2008年,海南有农民专业合作社951家,成员1.39万,入社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例1.3%,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9年3月底,全国这一比例为1%),但远低于农业发达国家水平(农业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在80%以上)。
 
    海南各市县比较而言,海口、三亚、屯昌、澄迈、东方、保亭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得相对好些,入社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例在2.0%或以上,较多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五指山、琼海、定安、儋州、琼中居中,入社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例为0.9%-1.6%。文昌、万宁、乐东、陵水最为落后,入社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例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前三者是0.4%,陵水只有0.3%。临高、白沙和昌江缺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数数据。
 
    从农业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关系看,我国、海南及海南多数市县主要农产品商品率接近或与农业发达国家相当(发达国家这一指标一般在80%以上),而入社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例却远低于农业发达国家水平,海南各市县中这一比例较高的三亚也不到农业发达国家的3%。这些数据表明,海南及其各市县以及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产业分布
 
    如表1所示,海南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加工运销业所占比例很低。截至2008年,海南有农民专业合作社951家,其中种植业538家,占56.5%;养殖业319家,占33.5;加工运销业仅42家,占4.4%。从事农产品加工运销的专业合作社所占比例太低是海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种植业中,海南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在蔬菜、瓜果领域,占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90%以上,有少量林业、花卉专业合作社,粮食种植领域专业合作社鲜有。
 
    海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业分布状况主要是由各农业领域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决定的。如表2所示,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商品率都很高,都在90%上,而粮食商品率相对很低,只有42.3%,所以,海南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集中在种植和养殖领域,其中,种植业专业合作社又主要集中在蔬菜、瓜果领域,粮食种植领域专业合作社鲜有。
 
    (三)组织规模与业务情况
 
    组织规模小、经济实力弱是目前海南农民专业合作社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截至2008年底,海南有农民专业合作社951家,成员约1.39万,股金约2.89亿,平均每个合作社仅有成员15个、股金约30.3万,平均每个合作社成员数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9年3月,该项指标全国平均水平约12个),但平均每个合作社股金仅约全国平均水平的36.4%(2009年3月,该项指标全国平均水平约83.3万),两项平均指标均与农业发达国家水平悬殊(以美国为例,合作社平均成员规模约900个,平均股金规模数百亿美元)。
 
    组织规模小、经济实力弱的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业务能力。目前,海南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业务范围主要是提供种子、信息、技术服务、销售服务等,开展农产品加工运销(特别是深度加工)等增值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很少(因为开展加工运销业务需要较大的组织规模与经济实力)。如前所述,截至2008年底,在海南,开展加工运销业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仅占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4.4%,其中开展加工业务的就更低了,仅占总数的1.8%。
 
    (四)内环境
 
    从内部正式的制度结构来看,目前,海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上都依法制定或完善了章程,依法进行了登记,在形式上建立起了符合合作社原则的制度结构与组织架构。但多数合作社在实际运作中与规范的合作社制度尚有较大的差距。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许多专业合作社——特别是那些由供销社、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村支部、村委会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民主选举理事会、理事会聘社长流于形式。在这些专业合作社中,主要领导人(理事长、社长等)基本上是由领办主体任命,民主选举、理事会聘任仅仅是个形式。二是“内部人控制”问题比较严重,社员对专业合作社的方针和重大事项没有多少发言权,所有者权益受到侵犯。三是盈余按交易额分配的比例很低。四是许多专业合作社——特别是那些由供销社、商业企业领办的专业合作社——在经营中以赢利为主要目的,没有把为社员服务作为主要目的。这些问题严重地伤害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效率。
 
    从组织文化来看,由于自愿和开放的社员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与雇员对合作社宗旨、价值是认同的。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与雇员缺乏必要的合作习惯。
 
    (五)政府作用
 
    1、立法支持、规范。2006年10月以来,我国颁布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内的一系列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条例等的颁布与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海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据统计,2009年5月底,海南在工商部门登记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554家,比2008年底增加了603家,月均增长12.7%。
 
    2、教育培训。为推动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各级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并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远不够。据调查,全省各级政府有关农业农村工作的人员及全省村干部基本上都至少参加过一次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知识、政策法规的宣传会议或培训班,但他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海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