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设计类学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实践能力的培养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020下载123次收藏

 
 
    摘要: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文章主要探讨设计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选择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的背景以及设计类学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实践能力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设计类学生;新农村建设;实践能力
 
    一、引言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数量剧增成为不争的事实,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当代大学生往往存在实践能力不强、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很难适应岗位需求,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当务之急。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当代大学生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到既服务了社会,又受到了教育,本文主要探讨设计类学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设计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设计类学生在本文中的界定
 
    设计专业自20世纪引入中国的高等教育至今,已经有近20年的历程。设计类专业不等同于艺术类专业。大部分设计类专业不是从艺术类专业发展而来,而是从交叉性学科的方向发展而来。本文所提及的设计类专业,主要以园林、园林艺术设计、土木工程、建筑学、风景园林这五个专业为例,除了园林艺术设计学生有艺术功底外,其余学生都偏向理工科类。以上五个专业中,园林、风景园林和园林艺术设计都要求培养学生园林规划设计的能力,而土木工程和建筑学专业也以培养土木工程规划设计和建筑规划设计能力为目标,故把这五个专业归为设计类专业来研究具有可行性。
 
    (二)设计类学生实践能力存在的问题
 
    实践能力是个体合理运用自身已具备的知识、技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简言之即学以致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对于学生们来说非常重要。无论建筑学专业还是土木工程、园林,有了数据有了图纸,不代表有了实物,就像我们小时候搭积木,想象中的房子是这样,搭出来的却成了另一个模样。我们的教育——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大都以知识的灌输为主要目标,重分数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于是有了“哑巴英语”一说。大部分学生虽满腹经纶,却只能纸上谈兵。学生们喜欢看书本、看黑板、看习题,喜欢夸夸其谈,也能口若悬河,但是往往看得、说得比做得多。学生们所学的课程很多,也有较为深厚的理论知识,但是技能基础不一定扎实,所学的东西应付考试还行,而要真正付诸于实践便显得底气不足。再者,由于惰性因素影响,学生们参与实践的主观意愿不强烈。作为设计类学生,很多实践内容都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几个人分工合作,而大部分学生都愿意去找相对容易的做,把困难的留给其他人,结果导致“三个和尚没水喝”。
 
    三、选择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的背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论,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当然也可理解成不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托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将最终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设计类学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实践能力的培养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