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学生“村官”创业存在的困难及对策分析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784下载275次收藏

    摘要:当前,大学生“村官”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何解决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实现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创业;困难;对策
 
    选聘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关系农村长远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何发挥好大学生“村官”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其中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推动大学生“村官”创业。目前,大学生“村官”创业仍然面临着缺动力、缺技能、缺资金、缺政策等困难,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关注并给予相应的支持。
 
    一、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基本情况
 
    2000年以来,乐东县通过公开招聘和选派了32名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其中男30人,女2人;少数民族6人,本科4人,大专28人,平均年龄34岁。调查发现,他们除了在村里面任职外,43%的大学生“村官”还承包村里面的土地来种植香蕉、橡胶、芒果、哈密瓜和圣女果等现代高效农作物,而16%则承包鱼塘和虾池来发展养殖业,而仅有1位女大学生“村官”自己创办起了一家石砖场来干实体经济创业。
 
    二、大学生“村官”创业面临的困难
 
    (一)缺动力,创业意识不强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和社区工作,思想状况较为复杂,创业心态各不相同。
 
    一是怀着“考”的愿望。一些大学生“村官”把“村官”岗位当作临时性、过渡性岗位,一门心思想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事业单位,根本不想创业。二是存在思想顾虑。部分大学生“村官”对如何创业、怎样创业一无所知,更无创业打算,担心创业失败,害怕承担创业带来的风险。三是存在安与现状的心态。有些大学生“村官”认为现在就业形势严峻,担任“村官”,与企业工作的同志相比,工作比较安稳,2万多元的年工资收入也不错,较满足现状。
 
    (二)缺技能,创业经验不足
 
    由于受专业、经历等方面的制约,大学生“村官”“有知识缺创业技能、有热情缺创业经验”的现象较为普遍。一是专业限制明显。全县32名大学生“村官”中,所学专业为涉农或经济管理类的不到10%,极大部分都是法学、中文、物理学、新闻秘书等,所学专业知识与创业的关联度较低,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支撑。二是工作经历单一。在大学生“村官”队伍中,69%是高校应届毕业生,从学校直接到农村,工作经验比较缺乏,创业经验更是不足。三是创业知识局限。一些大学生“村官”虽有创业想法,但是大部分同志对创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市场调查、成本核算、营销策略等一窍不通,对创业过程中办理手续、程序流程等了解不够,在与大学生“村官”的座谈交流中,许多大学生“村官”对一些创业的基本知识都不甚了解。上述这些不足和局限,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有效推进。
 
    (三)缺政策,创业扶持不够
 
    虽然各级党委、政府积极鼓励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县里也出台了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具体举措,但从总体上讲,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大。一是扶持政策尚欠细化。许多大学生“村官”认为县里出台的扶持政策总体上比较笼统,希望在规费减免、税收优惠等方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大学生“村官”创业存在的困难及对策分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