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资源产业集约型发展路径探析
摘要:石油资源产业集约化发展是摆脱行业亏损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石油资源产业集约型发展的迫切性,从行业改革、企业制度改革、自主创新、循环经济以及集群化发展等角度提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石油产业;集约化;路径
2008年以来,国际油价波动幅度过大,国内石油企业饱受油价“过山车”之苦,国内炼油企业普遍严重亏损。有鉴于此,国务院组织制定了石化产业振兴规划,规划中提出对中石油、中石化2008年度炼油亏损给予财政性补贴的问题。然而,亏损补贴是临时性的,消费者不可能长期为垄断企业的亏损买单。从长期来看,关键是要转变石油行业的增长方式,降低炼油成本,真正实现企业的集约化可持续发展。
一、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内涵
产业发展可以是以单纯增加要素投入求得产出数量增加的粗放型,也可以是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实现增加产出的集约型。在粗放型发展方式下,产业扩张走的是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的道路,产业内的企业间缺乏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往往是“大而全”、“小而全”,产业生产力组织水平低下,往往是高投入、低产出,资源极度浪费。在集约型发展方式下,产业的发展依靠的是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依靠的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依靠的是产业生产力的合理组织与配置。因此,产业集约化发展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我国石油资源产业集约型发展的迫切性
与国际石油先进水平的现代标准相比,我国石油产业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技术进步对石油经济发展的贡献还较低,石油冶炼技术60%来自国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很少,缺乏原创性成果,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还停留在模仿阶段,并未实现实质性创新。究其原因除了有垄断行业的体制性障碍外,还因国家对石油科技、教育和r&d投入偏少,导致石油员工素质无法适应现代石油产业的发展,而且由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和信任,对国内石油科技成果转化不够重视,导致不少成果闲置,转化率偏低。石油行业的大规模亏损也影响了技术创新投入的后劲。
第二,石油经济效益仍然偏低,主要表现为“四低两高”:石油吨油利润低;资本生产率低;边际资本产出比低;劳动生产率低;物耗比重高;能耗比重高。
第三,石油资源利用率及配置效率还较低。主要表现在:一是石油产业规模小而且较为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很多低渗透油田因为品质问题,开采成本过大,成为“烫手的山芋”,无法进行大规模商业开采,产出率很低,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与技术配置失衡、结构层次低。石油产业链中,原油产量和原油加工量之间的比例不协调,在石油生产中,产业链越向下游发展,产品附加值越高,而我国的石油产量却更集中于上游产品。三是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严重,缺乏特色,企业生产集中度低。基于对区域权益的追逐,防止本区域利益流失,各区域均力求在区域内部延伸产业链,这是导致产业同构的根源。
第四,石油经济运行质量也较低。表现在石油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受制于投资拉动的影响,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差,难以承受国际、国内经济波动影响而反复波动,且频率高、周期短、波幅大,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下更为明显。
三、我国石油资源产业集约型发展路径
能源是一国经济命脉,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石油竞争力强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一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要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石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有效、可持续发展。
(一)深化石油行业改革,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石油市场体系
石油产业集约型发展需要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由于石油资源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所以政府对国家石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是必要的。但是,政府应该对自身的职能进行准备定位,并进行职能重构,应逐步淡
石油资源产业集约型发展路径探析
点击下载
上一篇:试论面临知识经济就业的途径与对策下一篇:企业专利战略设计与核心竞争力提升
本文2010-08-18 10:12:25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56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