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面临知识经济就业的途径与对策
摘要:在知识经济浪潮扑面而来的今天,一些人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充满了恐惧,认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会造成失业下岗现象的加剧,失业率的上升。怎样认识和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妥善解决这一矛盾,文章提出了相关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知识经济;就业;试论
在知识经济浪潮扑面而来的今天,我们必须对知识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给予足够重视。它不仅对传统的经济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也在劳动就业领域中引发了深刻的革命。知识经济是知识密集而非人员密集的经济,它以科技发展为前提,不但能产生低耗高效的理想效果,而且还实现了资源的最佳配置,它使资本有机构成更加合理化,使经济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由此,它对劳动岗位和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引起就业格局的变化。面对当前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增多,就业压力本已十分严重的形势,一些人对知识经济的来临充满了恐惧,认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会造成失业下岗现象的加剧,失业率的上升。怎样认识和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妥善解决这一矛盾,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有必要从形成二者有机结合的角度去加以研究探讨的。
劳动技能过时,素质低下的劳动者失去原有的工作甚至下岗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劳动者在一个固定的行业、单位和岗位从一而终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事情,每一个劳动者都面临着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的压力。我们应该顺应知识经济的根本要求,调整自己的观念、行为和文化技能素质,满怀信心地期待知识经济的到来,加速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化,而不应该对知识经济的来临充满恐惧。知识经济的发展,会使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出现就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发展了,整个社会的就业总量应当是增加的。从理论上讲,就局部而言,现代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逐步替代陈旧落后的技术和设备,知识与技术逐步替代传统的劳动,对一般性简单劳动力的需求会减少,而对有高度熟练技能的知识型劳动力的需求却会日益增加,知识型劳动力将不断地剥夺非知识型劳动力的岗位,知识劳动将排挤、淘汰大量的体力劳动。但从整个社会来看,就业的总量是增加的。它对增加关联就业的作用明显,潜力很大。知识经济是以质量提高型和高度集约型为主体的新型经济,依靠知识的生产、分配、传播,将不断地创造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新的市场、新的产业、新的需求,带动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必然地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带动了全社会就业总量的扩大,走内涵式就业机会增长之路。从实践上看,进入20世纪90年代,虽然在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部门就业人数有所减少,但就整个社会来说,就业人数一直是增加的。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一方面节省了大量劳动,而另一方面又创造成倍的与电子计算机工业群体相联系的就业岗位,诸如设计制造、销售、维修、操作这类机器的工作人员。美国是知识经济的先锋,克林顿总统任职期间的最大特征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加速和失业率的降低。高薪技术产业化为美国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据美国商务部和美国电子协会2009年发布的统计,在过去5年里,信息技术产业为美国创造了1500万个就业机会,高新技术已成为美国雇佣职工最大的行业。据统计,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为非农产业提供125万个就业机会。目前,我们看到,虽然高科技产业直接提供的就业机会不是太多,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又很高,对于解决大量的失业问题似乎没有多大的直接帮助。但是,目前发展的仅是信息产业和软件产业,如果知识经济社会全面到来,科技产业全面发展,高科技产业高薪就业岗位将对第三产业产生巨大需求,会大大刺激第三产业飞速发展,并提供非常可观的就业机会。
知识经济是实
试论面临知识经济就业的途径与对策
点击下载
上一篇:浙江省纺织产业转型提升的途径研究下一篇:石油资源产业集约型发展路径探析
本文2010-08-18 10:12:25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56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