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之浅见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549下载128次收藏
    
    摘要:制度经济学认为,任何市场失灵都可以用制度加以修正,即人的行为是制度因素与个体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从这个层面上理解,制度是经济稳定运行的操纵器,也是单位会计控制的核心内容。是否能找到有效的控制制度直接关系到控制的最终结果。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为实现单位内部控制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各种方针、政策、程序和控制措施等的总称,是内部控制理论、原则、方法、内容的反映。
 
    一、我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现状
 
    2001年6月财政部颁发《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2003年2月财政部颁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合理借鉴了以美国coso报告为代表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进行了调整和改进,是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的重大进步。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核算较企业来说相对简单,涉及环节较少,内部控制度认识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财务收支无法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第一,内控意识不足,内控制度弱化。目前仍然有很多单位认为建立控制制度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而这种人力、物力的耗费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又难于确定,因此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第二,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当前各单位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很少组织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很大一部分人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有的单位会计人员是一岗多职,岗位之间没有起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作用。
 
    第三,监督考核机制不到位。目前,内审机构大多与会计部门平行,依附于执行机构,权威性和独立性不够;在审计内容上对单位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评价涉及不多,无法起到监督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忽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考核挂钩的监督机制,形成了重考核,轻内部会计控制的现象。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之浅见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