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子商务在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499下载233次收藏
    
    摘要:21世纪,服务产业处于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服务经济的时代和体验经济的时代,经过美国的次贷危机的洗礼,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绝对主体。文章通过对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得出了电子商务对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服务业;第三产业;电子商务服务业;信息技术;电子商务
 
    服务业,是指利用设备、工具、场所、信息或技能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业务。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实际工作中一般将服务业视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包括除了农业、工业、建筑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细分为:农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料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等五大实物商品生产部门)之外的其他15个产业部门。
 
    从20世纪开始,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三产业在许多国家都得到很大发展,已经形成了一股蓬勃向上的全球性潮流。到70年代末,在发达的资主义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及生产净值均已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及生产净值的总和。第三产业整体增长的同时,其内部也出现了巨大变化。二战以后,第三产业内部的科学、教育和金融、保险等行业发展较快;同时,服务业中的信息产业迅猛增长。电子商务作为信息技术的一项重大应用,成为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进步,并催生新的服务行业,即电子商务服务业。
 
    一、服务业的竞争优势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里,发达经济国家和地区的产业与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三次产业分别占就业人数的比例,在7个最发达国家和地区(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的经济体中,2000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平均为31.4%,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平均为27.67%,而服务产业的就业比重则达到了69.4%。2002年中国同样的指标则为50.0%、21.4%和28.6%,与7个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短短的几十年,全球服务产业的产出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也从1980年的56%上升到了1998年的61%。从国别和收入水平看,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服务产业的产出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有明显的差异。一般说来,人均收入越高的国家,其服务的产出与就业比重也相对较高。1980-1998年,服务业产出比重低收入国家从30%上升到了38%,中等收入国家从46%上升到了56%,而高收入国家从59%上升到了65%。而以上7个主要发达国家的服务产出比重到1997年就已经达到了70%。在新世纪,服务产业成为了经济的绝对主体,21世纪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服务经济的时代和体验经济的时代。
 
    二、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服务行业的发展
 
    中国服务产业的发展,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应分作两个阶段,以1978年为分界线。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受到认识上的误导,大多数人认为服务产业就是传统的服务业,即批零餐饮,服务业从业人员不外乎端茶倒水之流。
 
    改革开放以后,服务产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并且国门逐步开放,新的观念、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科学技术被国人接受,服务产业也从此开始了蓬勃的发展时期。中国服务业已具备加快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现实条件,但发展仍相对滞后。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同低收入国家也有较大差距,服务业总体技术水平较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营方式比较落后,服务效率和附加值不高,中国在世界服务贸易方面所占的份额也比较低。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2002年的统计,中国当年的服务贸易总额为863亿美元,逆差为68亿美元。各类服务中,旅游服务贸易额较大,为358亿美元,顺差50亿美元,大部分为逆差;运输业逆差最大,为79亿美元;其次是保险业(-30.37亿美元),专有权使用和特许排在逆差第3位(-29.81亿美元)。比较而言,交通运输有进有出,后两项出口很少,主要为进口。从服务贸易构成看,运输和旅游在当年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例达63.9%,但即使业绩最好的旅游贸易所占的全球份额也只有3%左右。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电子商务在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