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部管理控制看三鹿奶粉事件
摘要:文章从内部管理控制的角度分析了三鹿奶粉污染事件产生的原因,总结出其在公司治理以及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制度上存在的问题是导致事件的重要原因。并且在适应性分析之后,针对三鹿集团内部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在制度控制体系模式的基础上,从控制制度目标的确定到考核的奖惩,提出了看法和解决方案,并根据中国国情指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方面。
关键词:三鹿;食品污染;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控制体系
一、引言
三鹿奶粉掺入三聚氰胺导致婴儿结石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似乎尘埃落定,这起丑闻不仅沉重打击了中国的食品工业,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中国企业管理问题的反思。本文从企业内部控制的角度探讨为什么三鹿会从中国奶制品行业领头羊转而几乎成为整个行业的掘墓人,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怎样利用内部控制制度杜绝在三鹿发生的管理控制失效。
二、三鹿毒奶粉事件内部控制分析
三鹿事件的始末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其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上层公司治理结构形同虚设,三鹿董事长田文华自1987年起便长期兼任总经理、党委书记等企业最高职务,甚至公司第二大股东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在了解奶粉问题以后都投诉无门,其内部人控制可见一斑。第二,下层奶源管理极度混乱,三鹿以“牌子和奶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控股、合资、合作迅速壮大企业规模,而旗下的子公司、合营企业大多厂房破旧,设备简陋。
从上层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混乱到基层的管理松垮,三鹿集团集中体现了中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忽视企业内部管理控制而一味追求向外扩张,即便如三鹿那样成为同行业的老大,也只是撑起了一个巨大的泡沫。目前中国存在着无数这样的泡沫,差别只不过是大小而已。有数据显示,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的平均寿命约为7年-8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2.9年,相较之下,日本企业平均寿命则为30年。显然,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起一套适用于中国国情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使我们的企业脱离这种过山车式发展的怪圈。
三、基于制度控制系统模式的内部控制解决方案
制度控制系统是指通过规章、条文的形式规范和限制企业各级管理层与全体员工的行为,以保证管理活动不违背或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制度控制系统的作用在于使管理者及员工明确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一切按规章制度做事,不违背企业目标。
制度控制系统的主要优点是明确简便,限制较小。缺陷则是影响员工能动性,定量控制不够。结合三鹿奶站多处农村这样管理环境较差地区的情况来看,制度控制系统模式是较为适合国内类似的企业的。根据张先治的理论,制度控制系统模式可分为确定制度目标、制度制定、执行、考核与奖惩五部分。
(一)确定制度目标
制度目标是制度控制系统的起点,它应该为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而服务,其根本目的是规范与限制企业各级管理者与员工在经营活动中的行为,保证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就三鹿集团来说,无论其企业的战略目标如何,都要依靠适宜的公司治理结构保证,失去了现代企业制度对委托代理关系的牵制就会使企业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任何其他的管理手段都会成为经营者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工具,因此,在公司治理结构层面上的控制制度目标,就是要明确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责任与权利,利用制度上的牵制防止内部人控制等影响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现象。
(
从内部管理控制看三鹿奶粉事件
点击下载
上一篇:浅谈电力配网的管理下一篇:我国企业协同商务应用、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文2010-08-18 10:12:21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55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