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规划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摘要:新农村规划编制应体现“四结合”思想和“实用、简洁”原则,加强村域居民点布局研究,重视规划过程监督及评审,提高规划编制管理水平,严肃规划责任追究制度。
关键词:规划;新农村;管理
新农村规划不仅要为农村发展提供目标,还要解决和协调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后,各地新农村规划工作更是如火如荼开展起来。但由于新农村规划工作面多量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环境基础各不相同,因此,在实践中值得进一步思考、探索和把握。
一、规划编制指导思想要“四结合”
(一)“统一”与“尊重”相结合
新农村规划不仅要与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镇(乡)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等上层次规划相吻合,村庄产业发展要与乡镇经济相统筹;而且要尊重村民意愿,充分考虑当地老百姓在住宅形式及组合等方面的想法和生活习惯,提炼经济、建筑和人文等方面特色。
(二)“深度”与“需要”相结合
新农村规划起引领、指导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故规划编制深度应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可依据村民建设实际需要,作出文体活动中心用地、工业用地、学校用地等规划内容详略的调整,适应农村建设弹性。
(三)“内容”与“管理”相结合
新农村规划内容要满足村庄建设管理的需求,确定村庄经济产业发展具体目标、环境保护具体措施及建设具体标准、地质防灾具体办法,划定道路红线、河道蓝线及规划区范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
(四)“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新农村规划总体理想的实现要考虑村庄目前的实际情况,据各村庄已有条件分阶段实施,时间上不应强求一致。
二、规划编制具体内容要“实用、简洁”
新农村规划编制基本图件有现状分析图、村域用地布局图、中心村详细规划图、道路与各工程管线图、绿化与环卫规划图等。现状分析图重点标注现有自然居民点、基本农田、山地、河流、水库、道路、电力与给水设施等,分析存在问题。村域用地布局图重点标注规划居民点、基本农田、山地、河流、水库、
新农村规划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点击下载
上一篇:对冲基金的审慎监管下一篇:苏浙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调查与思考
本文2010-08-18 10:11:30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41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