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披露的影响因素探讨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230下载209次收藏

 
    摘要:2008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但2007年沪深两市主板有186家a股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了内控鉴证报告,上市公司披露内控鉴证报告会增加其披露成本及法律风险。那么,上市公司披露其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原因及影响上市公司披露其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因素有哪些?文章将着重探讨以上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建议。
 
    关键词:鉴证报告;责任主体;自愿披露
 
    一、研究背景
 
    自2001年“安然事件”曝光以后,相继出现了世界通讯、施乐、环球电讯等财务丑闻,这些事件充分暴露了高层管理者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凌驾于企业内部控制之上,使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鉴于此,2002年7月,《sarbanes—oxley法案》(简称sox法案)的出台,在内部控制及信息披露方面实施严格规范,规定公司首席执行官(ceo)、首席财务官(cfo)或类似职务人士必须书面声明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负责,并且要求随定期报告一同对外披露管理当局对有关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报告,这份内部控制报告还必须经过负责公司定期报告审计的注册会计师的审核。不过,在我国仅仅鼓励有条件上市公司披露其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但2007年沪深两市主板有186家a股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了内控鉴证报告。既然上市公司披露内控鉴证报告会增加其披露成本及法律风险,那么上市公司为何还要披露。针对以上状况,本文的研究着重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披露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建议。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披露影响因素分析
 
    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目的是为了向资本市场传递信号,财务状况、内部控制良好的企业更愿意披露内部控制的审核状况。除此之外,还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股权结构
 
    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决定其治理机制有效性的最重要因素,因为股权结构的状况将决定公司控制权的分布,决定所有者(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性质。因此,公司的股权结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披露的影响因素探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