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英语教和学中教学材料的运用策略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578下载186次收藏

 
    摘要:文章从教学实践和英语学习最终目的出发论述了英语教育教学中教学材料的合理运用和整合策略,以及如何对不同课程和其他辅助材料的有效整合,形成统一的教和学的理念,从而形成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英语教学目标,也就是培养和提高语言学习者语言交际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学材料;语言交际能力;整合
 
    一、引言
 
    课程设置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和训练项目以及大学课程细化的最终目标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过程中,由于应试考题对语言学习和教学的限制,使英语的学习和教学的真正目的难以体现出来,学生修完所有课程之后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大学英语专业为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同一目标而把专业课程细分到18门,课程的细化便于学习者从多角度多方面掌握英语文化,以达到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但在细化的过程中,众多专业化教师各自为政,不能形成共同的教学理念和合理利用细化后的教学材料,以培养和提高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达到最终教学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对细化的课程项目进行理念性整合,并在教学实践中始终如一地贯彻执行以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的理念,尤其重要的是所有任课教师在不同的专业科目中是否能够确立统一的教学目标以达到协调统一,为共同的目标而实施教学和监控教学过程是至关重要的。每门细化的课程项目都有其自身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因此在课程项目分步教学中,无论分目标是什么,都应围绕专业教学总目标进行教学,在分步完成课程的章、节、单项课程目标时,甚至课程项目总目标时,都应时刻把握专业总目标而进行,而今在英语教育的教和学中存在着施教者和学习者都仅仅追求课程分目标,而对专业教和学的总目标置之不理或者根本认识不到,更有甚者是以教学材料为中心,教学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学习者以考试是否过关为标准,完全忽视教学分目标是要服务于总目标的课程设置和细化理念,更不用说专业教学和学习总目标。另外在各材料运用的实际教和学中,学习者和施教者都做不到在完成分目标的细节过程中,使所有的教和学的活动始终为总目标服务。
 
    二、建立教和学的交际理念
 
    先以基础教育来说,在高中和初中英语教学为例,英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知识,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以一套教材为基础而要求进行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以考试的笔试成绩高低为唯一的标尺,所以老师和学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就把语言的学习等同于数、理、化的学习,以题目的训练为主,以做题为游戏。
 
    再以英语教育专业本科段为例。课程有必修课,有选修课,所有涉及到英语的课程超过20门课。这些课程的设置实际是在为英语专业的精读、听力、阅读、口语等主干课程服务,同时开设了公共课,例如大学语文等,还有些学校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拓宽学生的视野开设了英语专业分支课,例如商业英语、外贸函电、英语口译、英语教学法等相关课程。本科学生是在有足够的英语基础之上开始学习本科课程的。在众多的课程设置中,有关英语专业类课程可谓繁多。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否能紧紧围绕以提高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是有待从事专业课众多施教者和学习者认真思考的。
 
    以本科段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其目的是在充分提高学员的跨文化知识和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学习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打下良好跨文化语言知识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相当一部分施教者还是以传统的传授知识和应考为主,采用传统的讲授——接受教学方法,其大体教学步骤为提供相关案例-系统知识讲解-作业练习,而没有进行文化差异的深层比较,另一方面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占很大比例的学生也是以应付考试为目的。教师在面授课堂教学中起权威作用,单一强调知识的掌握对语言习得的作用。而没有真正做到使文化差异内化为学员的本能知识。同时又有部分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际上是word文档的电子版展示而已,其方法也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了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展示本课程的知识点,没有把目标指向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再谈到专业课程的设置,无论任何课程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但却忽视了我们的学生都是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同时大多数学生没有自然的语言环境,而语言学习的第一步是听的能力,听力的训练是语言学习者一日不可间断的,恰好在英语教育中似乎没有这个理念。就英语教育众多的课程而言,其给学习者和教学者的印象,目的是为了打下良好的语言知识基础,不是为了有效地交际,而实际上,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更高级的大学英语教育,听力课程是为了考试而设置的,这似乎违背了外语学习的基本规则,因此给了学生和教师一个错误的信息——考试,而不是提高综合运用语言能力。那么在实际教和学的过程中,无论实施教者,还是学习者都应该树立正确的语言学习理念和教学理念,因此对在教和学中教师和学生创造共同的符合语言学习的课堂氛围和模式是相当重要的,那么有利于学生提高语言综合能力的方法是以多种方式用目的语进行讨论教学和创造合适的学习氛围是语言教学的重中之重,当然树立以交际为目的的语言教学理念更为重要,建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学习模式是实现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最好方法。
 
    三、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分析
 
    何为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这个问题应该是每一个外语学习者深入探讨的,并且形成强烈的、清晰的、可运用于语言学习细节过程的可操作性策略。就语言的本质而言,语言应该是能够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和表达思想的口头语和书面语,当然还包括身体语言,但身体语言不是本文所讨论的内容。本文所讨论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是指文字语言,以及在学习文字语言之后所形成的口头交际语言。
 
    就中国英语学习者而言,学习英语最终的目的是形成无障碍的口语和书面语。那么就无障碍而言就是语言知识的彻底内化,也就是习得。使学习者在长期的语言学习和练习过程中把第二语言在有形和无形中渐渐变成自己的自然语言或接近自己的自然语言,因此语言的学习和习得过程就是每一个学习者必备的理念,语言习得过程可表达为:语言信息输入-练习-内化-习得-语言信息输出。这一过程应该是在科学的学习和训练策略下渐渐形成的。但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语言信息输入-练习-记忆-脑中互译-目标语信息输出。这样的语言学习策略实际上永远也无法达到第二语言的自然化,语言学习的真正策略应如图1:
 
    实际上真正的语言能力形成的最佳标志应该是在交际过程中源语与目标语,目标语与源语之间的自由转换,没有那种脑译的过程或者脑译过程短到可以忽略不计。
 
    四、课程实施过程分析
 
    语言习得的过程就目前理论和实际语言能力形成的过程而言,母语的习得过程是值得语言学习者深思和借鉴的,母语的习得当然第一步来源有声语言的不断输入,也就是听而获得信息,在不断的模仿使用过程中习得语言。
 
    从英语课程设置来看,听、说、读、写四项技能都是以听和模仿训练为语言学习的起点。那么课程设置就似乎不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为主要目标,而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为最终目的,其实这样理解英语课程设置的理念是较为全面和真实的理解。就以英语听力课程而言,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每学期必开课程,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但其最终目标应该是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交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英语教和学中教学材料的运用策略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