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摘要:文章分别从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产生的渊源、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采用的教育方法的差异等方面阐述了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区别。同时,从道德教育离不开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必须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等方面明确了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内在联系,从而论证了将道德教育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心理教育纳入德育教育的工作计划,在心理教育过程中灌输德育的知识理念,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健康心理和优秀道德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区别;联系
目前在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之间的关系上,至少存在着两个误区,即心理问题德育化和德育问题心理化。事实上,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有着不同的内涵、不同的教育目的,适用于不同的教学方法,两者在有区别的同时又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只有从理论上和实践中,真正明确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才能够在对个体的教育过程中,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的放矢,使其对个体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道德教育简称为德育,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道德教育也就是我国教育理论界大多数认同的道德教育,又叫大道德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者说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乃至心理教育;狭义的道德教育就是指道德教育,是指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或德性的教育。本文所讨论的道德教育是指狭义的道德教育。
心理教育是“通过教育的途径帮助和引导个体团体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形成有利于自身健康,并适应社会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同时促进其心理发展,充分有效地发挥其潜能”。在现代教育中,心理教育有着丰富的外延和内容,通常包括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教育课程、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活动等。
一、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内涵
广义的道德教育是一种通过知识传授、观念养成、性格培养途径来提高受教育者在思想观念、政治意识、行为规范、心理调适等方面素质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它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伦理教育等几个方面组成,这些教育活动是一个有机体,统一地存在于广义的道德教育中。政治教育培养政治素质,它解决与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有关的问题;思想教育培养思想素质,它解决与思想认识和思想工作方法有关的问题;伦理道德教育培养伦理道德素质,它解决与社会伦理和个人道德有关的问题。当前所说的道德教育的内涵就是这三种教育的总和。它尤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社会为本的德育活动,即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需要的人。
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内涵有着本质不同,它是一种培养个人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防治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的德育活动。心理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受教育施加一定的影响,使其心理过程正常、健康发展,从而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个性,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减少和预防心理疾病的教育活动,它解决的是心理素质上的问题。心理教育这一概念,概括了:提法上的心育、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做法上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以及普及的心理知识教育等。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中只关注传统意义上的德育,即忽视了某种程度上来讲与学生身心发展更为密切的心理教育部分,因此,心理教育的提出,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由此可以看出,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内涵有着本质的不同。
二、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区别
(一)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历史背景不同
心理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在我国大陆直至20世纪30年代才掀起了我国心理卫生运动。新中国成立
论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点击下载
上一篇: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案例教学方法的思考下一篇:中外研究生教育比较综述
本文2010-08-18 10:11:23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39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