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自然保护区湿地水鸟生境时空格局变化研究初探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157下载224次收藏

 
    摘要:文章概述了国内外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变化对水鸟生境的影响。随着对水鸟保护的重视,水鸟生境的研究和保护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文章从自然保护区湿地水鸟生境时空格局变化角度,对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行展望,提出一些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力求对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更好地发挥其功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水鸟生境;时空格局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已濒临地球上最严重的生态危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危机与人类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改变景观活动同时发生。人类以森林经营、农业管理、城乡居住等形式影响和干扰着95%的陆地生态系统。人类活动使自然景观改变、退化乃至彻底破坏是造成物种危机的直接原因。人类是景观变化的原始动力,也由此导致了目前的生态危机。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必须针对受人类影响的景观来实施。所以解决以全球和区域生物多样性危机为核心的自然景观及其生物保护已逐渐成为研究的新重点。
 
    一、国内外自然保护区发展
 
    1864年美国掀起了世界上第一次“自然保护运动”,其后,在1872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经过不到一个半世纪的发展,自然保护区遍布地球上的各个角落。据世界自然保护监测中心统计,至1996年,全世界16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面积在1000hm2以上的各种类型的保护区达9863个。占地球表面积的6%-10%。1956年,中国广东省肇庆市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一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至2007年底,中国已建立253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188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15.9%。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3个,面积9365.6万hm2,分别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和总面积的12%、61.7%。有28处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有33处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有10多处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全球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仍在不断的增加。
 
    自然保护区的湿地区域是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也是人类集中活动区域。至今,人类活动已显示了对湿地景观格局的巨大改变,而这种改变对生物多样性带来巨大影响。湿地景观变化不仅蕴含了大量人类活动的信息,而且导致景观功能的变化,产生一系列环境效应。在许多区域,农业化管理和集约化发展已经改变了湿地生物与景观格局之间的生态平衡关系,改变了生境类型、生境空间格局,尤其对湿地珍稀野生动物物种造成巨大威胁,成为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广泛关注和研究热点。
 
    二、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研究
 
    近年来,在大量开展景观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影响的定量化研究工作之后,景观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越来越引起关注,尤其重视景观与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以及景观格局变化对生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由此也推进了自然那保护区景观研究工作进展。目前国内外在景观、区域和流域尺度进行了大量该方面研究工作,研究较多的是景观格局变化对景观多样性、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也有许多研究涉及景观变化对野生动物生境和物种的影响,但对无脊椎动物、昆虫、爬行类动物研究较多,而涉及鸟类的生境和多样性研究较少。研究方法也逐渐由地面典型物种和生境调查到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定量化分析,也有研究利用模型开展物种与生境关系的探讨;但缺乏景观结构对水鸟生境要素和种群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自然保护区湿地水鸟生境时空格局变化研究初探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