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刺激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比较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852下载134次收藏
    
    摘要:文章通过我国扩大内需刺激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对比分析,试图探询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实效性及启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蔓延成为世界金融海啸,进而又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对于这次危机产生的原因、危机发展变化的现状、解决危机的措施、经济复苏的预测,政府机构和学者等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和视角提出了很多种说法。文章试图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探讨这些问题。
 
    关键词:刺激经济;罗斯福新政;实效;比较
 
    一、断宏观经济状况的常用指标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世界著名经济学家保罗·a.萨谬尔森(paul a samuelson)认为,衡量宏观经济状况最主要的指标有3个:
 
    (一)gdp是衡量一国商品和服务产出总量的最综合的指标
 
    它是既定年份中一国境内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的货币价值的总和。gdp用途很广,最重要的是衡量一国经济的整体状况。大萧条时期从1929年到1933年,美国gdp从1040亿美元下降到560亿美元。美国经济所生产的商品劳务的货币价值急剧下降,导致了生活艰难、企业破产、银行倒闭、社区骚乱和政治动荡。在过去的1个多世纪中,美国经济已经证明了它本身就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强有力的发动机。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2008年全年gdp增长9%,与2007年调整后13%的增幅相比,大幅下滑了4个百分点,自2003年以来首个个位数增长。2008年各季gdp增长前高后低,且呈逐季加速放慢的趋势。第一季度增长10.6%,第二季度增长10.1%,第三季度增长9.0%,第四季度增长6.8%。第四季度与第一季度相比,增长放慢幅度接近4个百分点,是2001年以来季度增幅新低。2009年第一季度gdp是6.1%,第二季度gdp是7%,这充分说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高就业、低失业
 
    在所有宏观经济指标中,就业率和失业率是最直接地被人感知的指标。人们总是希望不用等太长的时间就能找到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当他们有工作时又希求工作的安全保障和福利条件更好。用宏观经济学术语表达,这个目标就是高就业,与此相对应的就是低失业。失业率的变动与商业周期趋向一致:当产出下降时,对劳工的需求下降,失业率上升。30年代大萧条中,失业愈演愈烈,美国有1/4的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
 
    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十一五”这5年,城镇每年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而在用人需求方面,按经济增长保持8%-9%的速度,约为1200万人,缺口1200万人。更重要的是,农村还有1亿-1.5亿劳动力没有出路。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4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6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8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77万人。
 
    2008年10月份以后,出现了3个变化:一是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速下降;二是企业的用工需求出现下滑;三是企业现有的岗位流失严重。还有一批企业现在处于停产、半停产的状况,并没有和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但是职工确实是在放长假、等订单,或者生产自救,处于隐性失业的。
 
    (三)价格稳定
 
    宏观经济政策的第3大目标是保持价格稳定。最常用的总体价格水平指标是生产者价格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即人们熟悉的ppi和cpi。经济运行状况良好时,cpi保持稳定或温和上升,经济状况恶化时cpi急剧上升或下挫。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迅速飙升的同时还有严重的通货紧缩,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下降了27%,在股市最低谷的1932年指数水平只有崩溃前的12%左右。我国的cpi在2006-2008年2月一路同比上升达到8.7%,此后连续下跌至1.2%。2008年11月份我国ppi和cpi同创新低,超出人们的预期。显示需求降低、通缩风险加大。构成ppi最主要的大宗商品交易价格、重要的生产要素价格在危机爆发前后会发生剧烈波动。
 
    国际原油价格在2008年7月11日达到创纪录的147.26美元/桶,随后,直线下跌,纽约商品交易所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美国时间2008年12月5日在盘中一度跌至40.50美元/桶,当天收于40.18美元/桶,创下自2004年12月10日以来最低收盘价。
 
    英国央行2009年4月1日宣布降息0.5个百分点,下调后的利率为0.5%,是英国央行成立314年来的利率最低点。在英国央行宣布降息后不久,欧洲央行宣布维持利率在2%不变,与历史低点持平。美联储和日本已提前实现“零利率”,美国的利率已降至0-0.25%的区间,而日本的利率则已重新回到0.1%的低点。从2008年9月以来,中国央行已连续5次降息。
 
    简言之,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高且不断增长的国民产出水平(即实际gdp);高就业、低失业;稳定或温和上升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我国刺激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比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