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升企业经营效益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618下载255次收藏
   
    摘要:文章论述了什么是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存在的普遍性;形成的过程;如何面对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及如何利用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如管理不善会给企业带来何种后果与危害。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及对策及各种方法与对策的利与弊;如何选择合适方法与对策以利生产经营;应收账款的最终目标;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及事后的管理方法、核算方法及管理制度,通过强有力的手段与措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较以前有一定的提升,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应收账款;提升;企业;经营效益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应向购货方、接收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的款项。形成应收账款的直接原因是赊销。虽然大多数企业希望现销而不愿赊销,但是面对竞争,为了稳定自己的销售渠道、扩大产品销路、减少存货、增加收入,不得不面向客户提供信用业务。商品与劳务的赊销、赊购,已成为当代经济的基本特征。应收账款的形成增加了企业风险。特别是现在,用户拖欠企业账款者越来越多,账款回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在wto中,全球的经济贸易盛行着信用交易的形态,有90%的交易常常是通过信用这个媒介促成的。销售产品并不是用现金交换而获得,而是把产品先交给对方,销售方得到的仅仅是买方付款的一种承诺,这种承诺叫做信用。信用是一种建立在充分信任基础上的能力,不用立即付款就可获取资金、物资或服务的能力。信用是对对方的一种债券请求权,在这个债券请求权还没有得到满足之前,反映到公司账目上叫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并不等于现金。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正确衡量信用成本和信用风险,合理确定信用政策,及时收回账款。
 
    一、应收账款的功能
 
    (一)扩大销售,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赊销是促进销售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赊销实际上是向顾客提供了两项交易:向顾客销售产品以及在一个有限的时期内向顾客提供资金。在银根紧缩、市场疲软、资金匮乏的情况下,赊销具有比较明显的促销作用,对企业销售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二)减少库存,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
 
    企业持有产成品存货,要追加管理费、仓储费和保险费等支出;相反,企业持有应收账款,则无需上述支出。因此,当企业产成品存货较多时,一般都可采用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把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减少产成品存货,节约相关的开支。
 
    二、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弊端
 
    (一)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使企业效益下降
 
    由于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不一致,发出商品、开出销售发票,货款却不能同步回收,而销售已告成立,这种没有货款回笼的入账销售收入,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损益、销售税金上缴及年内所得税预缴,如果涉及跨年度销售收入导致的应收账款,则可产生企业流动资产垫付股东年度分红。企业因上述追求表面效益而产生的垫缴税款及垫付股东分红,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进而导致企业经营实际状况被掩盖,影响企业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无法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
 
    (二)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
 
    由于我国企业实行的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发生的当期赊销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因此,企业的账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百分比来提取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率一般为3%-5%(特殊企业除外)。如果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企业应收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
 
    (三)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赊销虽然能使企业产生较多的利润,但是并未真正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主要表现为:
 
    1、企业流转税的支出。应收账款带来销售收入,并未实际收到现金,流转税是以销售为计算依据的,企业必须按时以现金交纳。企业交纳的流转税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以及城市建设税等,必然会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2、所得税的支出。应收账款产生了利润,但并未以现金实现,而交纳所得税必须按时以现金支付。
 
    3、现金利润的分配,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另外,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应收账款的回收成本都会加速企业现金流出。
 
    (四)对企业营业周期有影响
 
    营业周期即从取得存货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营业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为两者之和。由此看出,不合理的应收账款的存在,使营业周期延长,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致使企业现金短缺,影响工资的发放和原材料的购买,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五)增加了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的出错概率,给企业带来额外损失
 
    企业面对庞杂的应收款账户,核算差错难以及时发现,不能及时了解应收款动态情况以及应收款对方企业详情,造成责任不明确,应收账款的合同、合约、承诺、审批手续等资料的散落、遗失有可能使企业已发生的应收账款该按时收的不能按时收回,该全部收回的只有部分收回,能通过法律手段收回的,却由于资料不全而不能收回,直至到最终形成企业单位资产的损失。
 
    三、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应收账款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产销的统一体,企业一方面想借助于它来促进销售,扩大销售收入,增强竞争能力,同时又希望尽量避免由于应收账款的存在而给企业带来的资金周转困难、坏账损失等弊端。如何处理和解决好这一对立又统一的问题,便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并在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盈利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只有当所增加的销售盈利超过运用此政策所增加的成本时,才能实施和推行使用这种信用政策。同时,应收账款管理还包括企业未来销售前景和市场情况的预测和判断,及对应收账款安全性的调查。如企业销售前景良好,应收账款安全性高,则可进一步放宽其收款信用政策,扩大赊销量,获取更大利润。相反,则应相应严格其信用政策,或对不同客户的信用程度进行适当调整,确保企业获取最大收入的情况下,又使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客户的信誉情况制定企业合理的信用政策,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为达到应收账款管理目的的必须合理制定的方针策略。
 
    四、企业应收账款问题的解决办法
 
    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做得好,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信用政策是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3个方面。
 
    信用标准,是给予客户最低的信用条件,一般用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企业确定信用标准要力争在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与降低违约风险、收账费用这二者之间做出一个双赢选择。调节应收账款的风险、收益与成本的对称性关系,应着重考虑3个基本因素:一是同行业竞争对手情况。面对市场竞争,企业要知己知彼,根据对手实力状况,相应采取宽或严的信用标准,以在竞争中把握主动,争取优势地位。二是企业承担失信违约风险的能力。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强弱也可影响信用标准高低的选择。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强,就可以以较低的信用标准争取客户,扩大业务。反之,如果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薄弱,就只能执行严格的信用标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违约风险。三是客户的资信程度。企业要在对市场用户资信程度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判定客户的信用等级,然后以此决定是否给予信用优惠。
 
    西方企业传统经验认为,客户的资信程度通常取决于5个方面,即客户的信用品质(character)、偿付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品(collateral)和经济状况(conditions),简称“5c”系统。信用品质主要通过客户过去的付款记录预测其将来履约或赖账的可能性,由此首先决定是否给予客户信用。客户偿付能力的高低主要看其资产的流动比率和变现能力的大小。资本是客户财务状况与经济实力的客观反映,是客户偿付债务的最终保证。企业要通过客户的财务报告资料,了解其资产规模、负债结构及产权比率,判断客户自有资金实力是否雄厚,以掌握好商业信用额度的使用。抵押品是客户提供的资信安全保证,必须具有较高的市场性,即流动性,企业才可以向抵押人提供相应的商业信用。经济状况则要求客户的偿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升企业经营效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