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应对融资困境的对策分析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835下载173次收藏
    
    摘要: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在当前金融危机环境下,此问题愈发突出。文章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对策
 
    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缓解就业压力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在当前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大背景下,由于资本流动性的严重不足,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愈加严峻。在此背景下,如何打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对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以及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一般包括内源融资和外部融资2种。内源融资是指来自企业内部的资金积累。当企业的内源融资不能满足需求时,必须选择外部融资,如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民间信贷等,其中发行股票和发行债券属于直接融资,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属于间接融资。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国家也已经出台了不少政策,例如,提高出口产品的退税率,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等政策,但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内源融资匮乏
 
    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的内源融资,但因规模和效益原因,其自身积累又极其有限,特别是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自己前期的利润和企业的内部流动性资产来平衡当前和未来的资金需求,极大地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直接融资渠道狭窄
 
    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主要是通过股票、债券等筹集资金,但是事实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以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难度很大、比例极低。主要原因,一是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规模有限,适合于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创业板尚未推出;二是全球性股灾杜绝了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念头,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股灾使沪深指数一路狂跌,这使得即使具备条件上市融资的一些中小企业也放弃了走这条路,实际上根本无法从股票市场筹集到资金。
 
    (三)间接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筹资难,突出表现为取得银行信贷困难。从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角度讲,银行对大中型企业的放贷与对中小企业的放贷所发生的固定成本相等,银行信贷的经营环节(包括客户调查、资产评估、贷款发放、贷后监督)是不会因为企业规模小而减少的,由于固定成本基本不变而经营规模大大减小,相对而言,银行贷款的单位交易成本上升。因此,银行更乐意放贷给大型企业,可以达到贷款上的规模效益。另外,从银行经营风险角度讲,由于中小企业信用度低,银行放贷的风险就更大了,所以,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就更加谨慎。
 
    (四)其他融资渠道也不畅通
 
    从服务体系上看,尚没有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有一定规模的金融机构主要服务大型企业,而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服务范围、服务品种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且对中小企业的贷前贷后检查相当严格;繁琐的手续、漫长的贷款审查周期和严格的贷款条件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贷款积极性;从法规制度建设看,虽然出台了不少推动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的法规制度,设立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国际市场开拓基金,但由于数量少、服务范围主要是面向科技型的中小企业,无法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由于企业、国家和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等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
 
    (一)中小企业自身问题造成融资难
 
    规模偏小和自有资金不足导致贷款缺乏足够的抵押担保。绝大部分中小企业资产总额在4000万元以下,同时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少、流动资产变化快、无形资产难以量化、厂房设备不足以作为贷款抵押物,而寻求担保又遭遇重重困难的问题。所以中小企业在抵押担保贷款方面成功概率极小。
&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应对融资困境的对策分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