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辅导员协会的意义与实践
摘要:大学生群体在新形势下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主力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辅导员协会的诞生有助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也必将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思政工作;辅导员协会;专业化;职业化
当前文化多元化趋势明显,信息网络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趋于普遍,当代大学生群体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他们承担着大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政治思想素质培育、就业指导与服务、心理咨询与生活辅导等一系列与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的工作。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学、管理和育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新形势下,成立辅导员协会,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
现在的大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一些值得加强和创新的地方,主要体现在:第一,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的选拔机制亟待完善。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选拔一般是来自高校的各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一方面他们年纪尚轻、阅历不够,经验也稍显不足;另一方面他们当中系统的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教育学相关学科的人员相对较少,理论知识贫乏,业务素质不高。第二,辅导员队伍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由于辅导员工作在学校的职业定位不明确,工作内容繁杂,而学术上也没有机会,职称评定很困难,工资待遇又不高,辅导员工作也常常被认为是学校最底层的,没有前途和地位的工作,造成了辅导员很难安心于本职工作,队伍极不稳定,队伍中的人才也容易流失,很多在职的辅导员也都容易把从事辅导员工作当成权宜之计,以辅导员岗位为跳板,向学术方向或党行政管理方向转型,而很难让辅导员把该岗位当成一种可以终身追求和长期从事的事业。第三,辅导员队伍本身缺乏交流平台和相应的激励机制。辅导员工作缺乏交流的平台,一方面学校未对辅导员工作给与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辅导员本身未能把辅导员工作当作是终身从事的事业来做,主观上缺乏工作的激情,客观上缺乏必要的后援支持和激励。
二、创立高校辅导员协会的意义
高校辅导员协会,是为进一步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加强辅导员之间的经验和知识共享,促进辅导员工作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逐步推进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进程,以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为主体,自愿联合结成的全校性、专门性团体。高校辅导员协会是一种民办组织,在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促进高校的发展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一)有利于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选聘机制
辅导员的选聘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关键环节,“选什么样的人”直接关系到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在选聘过程中,首先要严格选聘标准,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选聘辅导员。其次,要严格选聘程序。高校可采取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专门成立选聘小组,根据学校情况,制定相应的应聘条件和要求,以确保选聘工作的公正、透明,也有利于广泛听取师生的反馈意见。当然,各高校在坚持选聘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可充分发挥辅导员协会的监督和指导作用,根据高校自身的发展定位和传统特色来制定具体的辅导员选拔制度。
(二)有利于完善辅导员培训制度
&nbs
浅析高校辅导员协会的意义与实践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10:14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22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