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成都市金堂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965下载280次收藏
   
    摘要:目前食用菌产业已形成巨大的市场规模,然而我国的食用菌产业自身却一直缺乏足够的竞争力。文章以品牌战略理论为指导,从食用菌产业的特点、不足、机会和威胁等方面对四川金堂食用菌产业进行战略分析,并对该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战略如何实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食用菌产业;战略分析;品牌定位;差异化战略
 
    一、金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四川省金堂县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气候和土壤质量都适合发展种植食用菌。该县食用菌产业,由于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从产品的生产到加工乃至废物的利用,都走在全国食用菌行业的前列,并形成了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格局。金堂县的食用菌以量大、质优、价廉在全国各地富有盛誉,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美国、法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7年被评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县,2000年被评为全国食用菌“十佳商品基地”。2003年金堂县被四川省命名为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县。
 
    经过多年的经营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金堂食用菌产业发展已经步入了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规模大:1995年全县食用菌栽培规模为1.4亿袋,2003年2.4亿袋,2005年达到2.77亿袋,为全省第一,生产户种植量从过去的1.0万袋以下为主,发展到5.0万袋以上为主,大户生产量达到80万袋。二是产量高:2005年,全县总产达到23.5万吨,生产总量占全省的50%,成都市的80%,为全省第一,全国第四。三是品质优:金堂属食用菌最佳种植区,相同品种在不同地区种植,金堂产品内外在品质高一个档次,且口感明显偏好。四是效益好:2005年食用菌产业总产值达到9.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全县人均收入1200元,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二、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把企业内外部环境所形成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分析,以寻找制定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经营战略和策略方法。本文针对金堂县食用菌产业所处的外部宏观环境、行业环境进行分析,结合该产业内企业内部资源条件,总结出当地食用菌产业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与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如下:
 
    (一)优势和劣势分析
 
    首先,优势。第一,地方政府对食用菌生产及加工企业的政策倾斜。食用菌产业作为金堂县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一直受到地方政府在各个方面的扶持和照顾。无论是在办理相关手续的审批速度方面,还是在政策支持和融资贷款方面,都享受着超乎其他企业的优惠待遇。第二,企业在业内拥有良好声誉。金堂县坚持举绿色大旗,制定无公害质量标准体系,严格落实生产技术规程。同时,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使广大菇农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生产,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目前,金堂食用菌已远销日本、韩国以及欧盟等国,其中姬菇占有日本60%以上的市场份额。第三,食用菌种植基地建设。生产基地的大小、产业的集中程度是衡量一个产业强弱的重要指标。金堂县委政府于2003年提出了食用菌产业集中发展区建设的目标,经过三年的努力,已建成各具特色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其生产规模都在3000万袋以上,其中一些基地的生产规模达到8000万袋。第四,产品品质好、口感佳。金堂属食用菌最佳种植区,相同品种在不同地区种植,使得金堂产品品质高一个档次,且口感明显偏好。为保持优质产品殊誉,以新品种的更新换代作为突破口,近年引进推广新品种,品质佳,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供不应求。
 
    其次,劣势。第一,品种不够丰富,加工产品匮乏。生产品种少,金堂县有近10个食用菌栽培种,但都是菜用品种,无药用品种,且较高档的优质品种也未成规模。品种结构不合理,发展加工基础不足。目前加工产品绝大多数都是盐渍菇,仅少量清水菇。没有一家利用食用菌生产调味品、保健品和药用产品的企业,加工产品单一、落后。第二,生产标准不一,种子质量问题突出。生产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不一,未能建立起完善的食用菌质量管理体系。当地有些菌农习惯于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作物不论质量好坏全一个价的作法。有的农户为图眼前利益,急功近利盲目跟风,也酿出了不少增产不增收的苦果。由于缺乏对菌种市场的规范管理,种子市场较为混乱,每年因菌种质量造成的产量损失近15%,加上产品质量不高,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成都市金堂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