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道德风险的调查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保险业已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保险市场的正常发展。因此,文章对目前保险道德风险进行调查分析,针对目前的状况提出了增强信息透明度、建立完备的个人诚信档案管理体制、完善保险法制建设等措施,以加强道德风险的防范。
关键词:保险;道德风险;风险防范
众所周知,保险公司经营的产品实际上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承诺。这就决定了保险业较其他行业对诚信的要求更高。但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保险市场的诚信建设。为此,本文仅就保险道德风险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保险公司及全社会加强道德风险的防范,促进保险公司自身生存和持续发展。
一、保险道德风险的调查分析
(一)保险道德风险的形态调查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保险欺诈活动也日益频繁。有资料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诈骗犯罪中涉及保险欺诈的仅占2%左右;到2005年底,这类案件上升到13%左右;到2006年,则升至18%。在我国,尤以车险市场与健康险市场上的欺诈行为最为突出。多个城市的保守估计,目前约有20%的车险赔款属于欺诈,北京市的各财产保险公司在2005-2006年的1年间,骗赔造成的保险损失约有5亿余元。造成如此大的损失主要是因保险道德风险的存在,其形态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虚构保险标的、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故意违反如实告知和保证的义务、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故意扩大损失的程度。
(二)保险道德风险的社会危害调查
由于保险欺诈是在看似合法的保险合同的掩护下进行的,并且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难以被发现,所以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因此,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保险业的空前发展,保险欺诈日益突出,给保险公司和社会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国际上某些险种因道德风险而导致的赔款支出最高可达保险费收入的50%,平均保险业务的欺诈损失在10-30%左右。如平安产险济南本部截至2009年4月共计挽回虚假赔案损失80多万元。道德风险给保险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给投保人增加了保费负担。据英国《泰晤士报》2006年4月17日报道,保险欺诈行为使每单保险成本增加5%,造成讲究诚信的投保人一年多支付15亿英镑。由此可见,人为的保险道德风险阻碍了保险机制的正常运转,扰乱了保险功能的正常发挥,加大了保险人的经营风险,导致市场有效供给不足和保险市场运行的低效率,使保险分担风险的目的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控制保险道德风险的手段调查
1、道德风险的事前和事后控制手段。通过调查发现道德风险的事前控制手段:一是审核投保申请:对投保申请的审核主要包括对投保人的资格、保险标的、保险金额等项内容的审核。这样可以明确投保人的动机,尽量减少承保具有道德风险的保单。二是设置共保条款和规定免赔额,其目的在于促使被保险人
保险道德风险的调查分析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09:53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16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