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视体育赛事传播研究
摘要: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圆满落幕,十一全运会和亚运会的即将到来,我国的体育文化事业有了更加突飞猛进的进展,其中电视媒体的作用功不可没。研究我国电视体育赛事传播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不仅对把握我国体育赛事传播的发展规律、加快电视媒体产业化进程有着重大意义,而且有益于进一步拓展体育产业领域和扩大赛事规模,尤其是国内赛事的推广与电视转播权的开发。
关键词:电视传播;体育赛事
随着电视体育节目收视率的日益攀升,许多电视台都增加了体育节目播出时间,有的新增设了体育频道,甚至还开辟了专门的足球频道。体育赛事已成为电视节目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又一个新的增长点,电视媒体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一、我国体育赛事电视传播工作的历史回顾
(一)中央电视台体育赛事转播工作的发展回顾
1958年6月19日,北京电视台实况转播了北京男女篮和八一男女篮球队的表演,这是我国第一次进行的体育实况转播。20世纪60年代,北京电视台(现中央电视台)设立了第一个体育知识类节目《体育爱好者》,节目宗旨是宣传毛主席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宣传体育事业的成就和优秀人物。1973年10月,中央电视台和湖北电视台合作,第一次成功利用微波干线把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的视频、音频信号从湖北传到北京,进行全国实况播出。1978年6月,第11届世界杯足球赛在阿根廷举行,中央电视台通过国际通讯卫星将图像和声音接收回来,配音播出。1990年北京亚运会期间,80家电视机构的1102名广播记者云集北京,14个卫星通道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传送亚运会信号。
20世纪90年代中期,电视体育节目播出量迅速增加,节目形式由单一走向丰富,除了新闻、栏目和赛事“老三样”外,出现了纪录片、体育教学、体育商城、体育英语等新节目形式。进入新世纪后,体育节目类型更多,出现了益智类、电玩类、彩票类和评书类等创新节目,自制节目能力和综合报道能力显著增强,尤其在职业赛事制作方面。如上海2002年就成功转播了网球大师杯总决赛。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电视转播创造了3个历史之最:历史上电视转播频道最多、转播时间最长和覆盖面最广。2008年北京奥运会,据国内权威收视率调查机构csm媒介发布数据显示,开幕式4个多小时内,全国共有8.42亿观众通过电视实时收看奥运会,占到全国电视总人口的68.8%,创下国内有收视调查以来电视收视率最高纪录,在李宁环绕鸟巢飞奔点火这一刻,收视份额攀上90%。全球有45亿人同时观看奥运转播,这也是奥运会有史以来的收视之最。
(二)地方电视台体育赛事转播工作的发展回顾
地方台体育节目的制作极大丰富了我国电视体育的内涵,如广东电视台因毗邻香港,得风气之先,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欧洲足球、赛车等赛事集锦。
1993年,上海东方电视台转播上海申花和曼联的比赛,创下了34.1%的收视高峰。1997年10月18日大连电视台创立体育频道,2002年4月1日大连电视台足球频道成立,这是国内第一个专项体育频道。目前,全国可收看的地方体育频道达40多个。
1996年,北京、上海和广东电视台体育部联合推出时长50分钟的《中国体育报道》,这是地方台联合的首次尝试。从2001年开始,地方电视台为了资源共享,节约成本进行了协作发展,其中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电视台牵头,成立了全国体育新闻协作网(csn),又逐渐增加了四川、山东、辽宁等电视台的体育频道、体育部等。2006年世界杯时,由北京、山东牵头策划,包括湖北、江苏和辽宁共5家地方体育频道联合播出体育节目《欢度世界杯》。2007年10月,由辽宁、江苏、山东、湖北、新疆五省区体育频道联合制作的《体育新闻》节目首次播出,标志着cspn开始运行,这是我国唯一由众多省级体育频道实现同步播出的、跨省区域的联播平台,为我国地方电视体育报道产业迎来历史拐点,打破了央视长期垄断的局面。
地方台联合突破了地域限制,跨区域联合,不断向央视的弱点或盲点发动进攻,先后拿到了中超、cba、东亚四强赛、排球国际大赛、赛车f1等赛事的电视转播权。在奥运会中也不甘示弱,全国20多家省级电视台组成联合报道小组,亲临现场搭建演播室进行报道,节目在20多家省级电视台播出。
二、我国体育赛事电视转播市场开发现状
&nb
我国电视体育赛事传播研究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09:38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12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