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江门市积极融入珠三角经济共同体的研究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803下载263次收藏
   
    摘要:文章在简要概述了珠三角经济共同体以及江门市的基础上,分析了江门市融入珠三角经济共同体的优势条件,进而提出江门市积极融入珠三角经济共同体的基础。
 
    关键词:江门市;融入;珠三角经济共同体;基础
 
    一、珠三角经济共同体以及江门市概述
 
    珠三角经济共同体是指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市、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这9个市所组成一个区域经济合作联盟。珠三角地区也就是上述9市组成,2007年末的统计数据显示,这9个城市的土地面积约占全省的30%,人口约占50%,其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在全省占据了主导地位,占比分别达83%和67.6%,外贸进出口额所占比重更高达95.9%,对全省的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江门市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著名侨乡。现辖新会、蓬江、江海三区及台山、开平、恩平、鹤山4个县级市,俗称江门市五邑,总面积9541平方公里,全市总面积占广东省陆地总面积的5.32%,全市常住总人口412万,人口密度407人/平方公里。其中,江门市区面积1818平方公里,人口130万。
 
    江门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经济发展近年步入快车道,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自2003年起连续4年跻身“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1280.59亿元,增长10.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973元,增长10.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4.7亿元,增长19.6%。经济总量位居全省前列。
 
    虽然凭借充足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用地潜力,江门市近年显示出了爆发式增长的势头,但总体来看,其综合竞争力在珠三角地区中仍处于中等地位。在珠三角经济共同体的9个城市中,江门市2007年gdp总量处于第6位,经济总量属于中等水平。和广佛、深莞等珠三角城市相比,江门市存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软肋”。
 
    但江门市也有强大的后发优势,借《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东风,五邑侨乡——江门市在积极融入珠三角经济共同体进程中,完全可以破蛹为蝶,焕发勃勃生机。
 
    二、江门市积极融入珠三角经济共同体的优势条件分析
 
    江门市积极融入珠三角经济共同体,应当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优势,以下是对江门市优势条件的分析。
 
    (一)全国著名的侨乡
 
    江门市是全国著名的侨乡,祖籍江门市的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68万人,占全国海外侨胞的1/10,遍布世界103个国家和地区,市内侨眷、侨属占总人口的57%。海外侨胞素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自改革开放以来,累计捐资赠物47.32亿港元,大力支持家乡建设。这种现象被专家学者誉为江门市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的独特优势。
 
    (二)良好的投资环境
 
    江门市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环境优美,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致力于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光荣称号。2007年,江门市连续第4年登上“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并在第四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上被评为“2007年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新锐金融生态城市”。
 
    (三)优越的区位
 
    区位上来说,江门市毗邻珠三角都市圈核心区,是粤西地区乃至西南诸省陆路运输通往珠三角核心区的交通要道以及西江流域、粤西沿海交通的重要门户,是珠三角联结粤西的重要节点,是承接珠三角核心区产业向西转移时空距离最短的区域,江门市产业转移工业园是承接珠三角发达地区特别是珠江口西岸下一轮产业转移的最有利地区。
 
    (四)齐全的能源设施
 
    江门市是中国电能源产业基地,是广东省最重要的电能源输出地,能源种类齐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市电力总装机达365万千瓦,发电量达188.6亿千瓦时。拥有广东总负荷第一的火力发电厂——台山电厂,同时,台山腰古核电、新会崖门电厂、双水热电联产工程、川岛风电等重大能源项目列入广东省“十一五”发展规划,并顺利开展,这些能源项目使江门市成为广东省新一轮发展热潮中用电最充足的地区之一,供电可靠率达到100%。此外,江门市是我国第二个大用户直购电试点,也是国内第一个采用“点对多点”模式的直购电试点。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江门市积极融入珠三角经济共同体的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