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及对策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334下载199次收藏
   
    摘要:尽管实行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但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为严重,文章通过对江苏省盐城市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进行分析,分别从银行视角和政府视角对缓减当前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具体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2009年以来,为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产生了明显的效果。然而,在对盐城地区某商业银行2008年一季度信贷投放的调查时我们发现,该行新增贷款34亿元,其中对中小企业贷款仅1.5亿元,不足新增贷款的1/20。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中小企业融资难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金融危机不仅将中小企业推向困境,也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再次放大。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
 
    (一)客户方面
 
    作为融资的当事人,中小企业要有较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并具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然而,目前盐城地区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产权不清晰、分工不明确、管理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企业破产。同时,盐城地区的中小企业大都经营一些来料加工等低附加值的产品生产,从根本上说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当然不可能成为引导市场消费的创新产品,这使得它们生存能力较弱。
 
    (二)银行方面
 
    除企业自身“先天不足”外,金融机构改革滞后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原因。首先,银行偏爱“傍大款”,呈现大银行紧盯大企业、小企业难觅小银行的格局。一方面,盐城地区的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本身有着较为稳定的大型企业客户资源,它们不愿从事风险大、成本高的小企业贷款业务。加之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后,许多网点从县域撤出,以县域经济为主的中小企业找大银行更难。另一方面,盐城地区小银行较少,其竞争力也无法与大银行相抗衡。其次,银行对企业采取的风险识别手段不适应中小企业。在对贷款客户的风险识别上,主要以客户的财务资料反映的数据为依据,而中小企业一般都还处于成长初期,资产总额不大,经营规模偏小,信息披露不畅,银行对其真实情况把握的难度较大,银行客户经理对这些企业的了解和掌握,只能停留在企业报表的分析和对企业当前经营状况的了解上,而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和不同成长阶段的不同表现缺乏专业的判断。再次,银行信用评级的方式不适合中小企业。目前,银行实行统一的评级标准和信贷准入规则,没有根据地域、行业和客户的特点与差异进行细分,因此难以适应不同市场主体的需要,更没有建立针对中小企业的评级和信贷准入规则,使得一些优质的民营中小企业客户被拒之门外。
 
    (三)政策方面
 
    第一,长期以gdp增长率为导向的业绩考核机制,促使地方政府将精力大都放在大项目、大客户上,为吸引外地企业投资,他们纷纷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向大客户倾斜。另外,部分地方政府认为中小企业对当地政府的税收贡献有限,几十家中小企业尚不及一家大企业贡献的税收多。就连一些本属于中小企业才能享受的优惠政策,也被大企业所挤占。第二,在税收政策上,政府没有给予中小企业足够的支持,主要是对微利企业减按18%或7%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虽然随后也针对部分特殊行业和产业的中小企业出台了一些税收上的优惠和鼓励政策,但总体来看政策目标不明确,针对性不强,税收优惠的程度较低。第三,中小企业界定范围过于宽泛。政府出台的优惠措施不能落到实处。第四,中小企业上市融资门槛较高,让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二、破解中小企业信贷中几个难题
 
    (一)增加担保方式,破解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
 
    传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及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