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与实施
摘要:根据当前研究生就业形势,文章指出研究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缺乏。文章依据研究生与本科生教育特点的不同,对高校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时的内容体系进行了探讨,指出在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把握一个重点即在重点突出导师作用的前提下,本着全程化、阶段化、个性化3项原则,逐步完善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与个体咨询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做好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工作。
关键词:研究生;职业生涯;实施
研究生作为高学历人才,是社会重要人力资源,对于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0世纪70-80年代,研究生的就业环境比较乐观,近年来,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的研究生,与吸纳能力有限、职业岗位要求技能化和低重心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在规模和结构上发生严重矛盾和错位,研究生就业优势也逐渐削弱,就业数量和就业结构都出现下滑,就业危机感逐渐增加,不少研究生开始面临就业难问题。2007年毕业研究生就业率首次低于80%,高校作为研究生就业的管理和服务部门,如何做好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成为研究生顺利就业、健康发展的必要环节。
一、研究生就业寒流袭来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整体放缓,各用人单位趋向于采取削减人员的瘦身保护方案,在各大招聘会上,用人单位数量和规模明显比往年减少,作为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军,2007年接收近35%高校毕业生的民营企业在2008年上半年倒闭了6万-7万家,对就业市场冲击较大,研究生就业市场也不可避免受到冲击。从1998年至2005年底,中国的大专院校由原来的1000所增加到2300所,在校生从623万人发展到2300万人,研究生招生人数从2003年的22万增加到2009年的47.5万,高校和学生学历层次不断提高,这样造成的必然结果是:硕士、博士“满街跑”,最终导致不少研究生高不成、低不就而出现未就业或待就业的现象。与此同时,研究生的就业期望值偏高也造成了研究生就业难,据调查,超过半数的研究生对单位性质比较挑剔,都倾向于到高校、科研单位、国家机关就业,而不愿意选择民营企业,超过52%的研究生选择到北京、上海、深圳及其周边大中城市就业,就业区域结构严重不平衡。
我们注意到,研究生就业不畅,除上述因素外,研究生本人自我规划意识淡薄是根本原因,当前高校研究生就业工作 “以信息提供为主,适量就业指导为辅”,忽视了对就业主体、就业环境、行业需求、企业需求等各要素之间的联动研究,忽视了对研究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工作,作为研究生的培养单位,高校应该切实改进研究生就业工作体制,做好职业生涯教育,积极引导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促进研究生的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二、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内容
调查发现,与大中专毕业生相比,研究生的理论积淀相对较多,但是实践水平较低,研究生对自我爱好和能力认识不足,很多研究生根本就没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就是为了帮助研究生正确认识自我、全面了解社会、选择职业角色、确认人生目标的教育与指导,它让研究生在校期间,能够根据社会和职业需要,了解相关职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有意识地根据个人性格、兴趣和能力,规划研究生生活和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我们认为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很多研究生从幼儿园一直念到研究生毕业,对社会了解很少,这固然有他们个人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高校教育与社会的原因。社会存在哪些职业?不同职业有什么不同要求?企业渴望什么样的人才?如何进行员工的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如何实现从就业到职业至事业的转变?创业需要哪些条件?未来的工作远景如何?诸如此类的内容都应当纳入到职业生涯的教育之中。高校应切实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指导工作,指导研究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长期与短期的奋斗目标,并制定好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做出有效安排
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与实施
点击下载
上一篇:《美容技术》教学方法的探讨下一篇: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定位思考
本文2010-08-18 10:09:15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05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