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高校在大学生村官培养中的作用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503下载243次收藏
   
    摘要:自2008年起,中央决定用5年时间部署选聘10万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加上地方自主选聘的大学生村官,村官需求量骤升。如何保证大学生村官任职后更快的入轨履职成为村官计划成败的关键。文章从高校的角度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体制进行探讨,旨在推进大学生村官培养专业化,大学生村官职业化。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高校;培养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互动,构建城乡一体化、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项重大举措,包括了培养、选拔、培训、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本文以高校为视角,围绕大学生村官的推荐选拔、岗位培训和后续服务环节,对当前大学生村官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发挥高校在人才和科技创新上的优势,为大学生村官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村官教育实践现状
 
    由于大规模选聘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是近几年的政策行为,开展时间较短使得大部分高校并未针对大学生村官的招聘对本校的教育制度等进行改革和完善,仅仅充当了一个政策传达者的角色,没有形成长效教育机制,降低了大学生村官的生源质量,使得目前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工作存在不少问题,给大学生村官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应聘参与热情不高
 
    以安徽省2008年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为例,计划招聘大学生村官640名,约3300人报名。由此可见,大学生参与村官选拔的积极性不高,笔者认为高校在宣传动员工作中没能完全发挥作用,使得大多数大学生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认识不足,对党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了解甚少,从而使大学生缺乏参与热情。
 
    (二)与专业需求不对应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大学生村官为新型农业生产提供必要技术支持,为农村建设提供科学管理、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但为了扩大招录面,目前大学生村官招聘对专业并未限制要求,使得大部分村官专业结构、知识储备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不符。
 
    (三)实践工作能力不强
 
    目前村官大多为应届毕业生,缺乏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农村环境复杂、问题多乱,工作难度之大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所史料未及的,加上上任之前仅进行简单的人事培训,作用有限,实践力的欠缺导致村官工作遇阻,工作难以开展。
 
    (四)行为短期性较明显
 
    当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多是应对就业压力的无奈选择,部分大学生村官初衷实为增加基层工作经验,为考公务员和考研等增加砝码,必然导致大学生村官流失率较大。以安徽省凤阳县为例,2006、2007年自主招入的69名村官中仅37人在岗,流失率达46.5%。
 
    (五)知识储备浅薄单一
 
    大学生并非全才,而农村管理涉及到农村法律法规、基层民主建设等各方面知识,这对阅历简单的大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这要求村官在工作之余要补充大量的各类型知识,以应对当前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
 
    (六)工作内容尚不明晰
 
    不少地区管理部门对于招录的大学生村官并未制定详尽的管理法案规定,部分大学生村官自身也无明确的角色定位,得过且过,日常工作中实为村长、村主任秘书,难以发挥实际价值。
 
    二、高校在村官培养中的重大意义
 
    高校作为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和输出基地,在大学生村官计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
 
    高校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大学生心智成长的摇篮,大学生个人的各项实践能力,社会观念等均在此成熟,高校对大学生具有极大地影响力。
 
    (二)大学生村官的输出基地
 
    大学生村官顾名思义是指具有专科本科以上学历的学生,而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唯一场所,亦成为大学生村官政策中村官来源,抓好源头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论高校在大学生村官培养中的作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