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863下载128次收藏

    摘要:文章回顾了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含义、内容及其研究意义,分析了当前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水平,促进前期工作的有效开展,改进和完善项目前期管理工作,文章针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项目;可行性研究;问题;对策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含义、内容及研究意义
 
    可行性研究是一种通过详细调查研究,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可能性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全面、系统、综合的分析与论证,以便进行正确决策的研究活动,是一种综合的经济分析技术。其大体上包括了3大方面的内容,即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方面的研究、工艺技术方案和外部条件方面的研究、经济投入和效益状况的研究。通过这3方面的研究,分析项目的产出品是否有市场、实施项目所必须的外部条件是否具备、拟选的技术方案是否可行、项目在经济上是否有生命力、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对国民经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有哪些影响等问题。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保证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保证项目投资优化以及保证项目投资有序性。
 
    二、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随着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发展,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大大提高,但仍有一些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未得以实现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投资的安全性。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投资项目层出不穷,“大干快上”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不少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其目的是如何千方百计地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和得到银行贷款,而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辅助决策作用被忽视。
 
    (二)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未得以重视
 
    投资项目的获利能力不仅取决于可利用的各种资源,还取决于该项目能否满足社会对商品的现有或潜在的需求。不少企业认为只要凭着广泛的关系和多年的经验就能够熟悉和掌握现有或未来的社会需求,无需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有的企业虽然开展市场调查,进行了市场预测,但对市场预测却没有量化,更多地停留在定性的分析,从而不得不面对这种“有价无市”的尴尬局面。
 
    (三)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根本原因在于注重静态分析,忽略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在评估时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这种分析比较简便,易于对多个投资方案评优,可节约时间和人财物。动态分析则是在评价中考虑时间价值它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项目投资活动有效期的经济效果,使项目评估更加符合实际,尤其适用于中长期的投资项目。静态分析产生的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是静态投资回收期(pp)和投资收益率(roi),两个指标在评价方案财务可行性时都属次要或是辅助指标。动态分析产生的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分别是净现值(npv)、净现值率(npvr)、获利指数(pi)及内部收益率(irr),4个指标在评价方案财务可行性时都属于主要指标。一般情况下,判断方案是否完全具备财务可行性或基本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条件是主要指标处于可行区间,即npv≥0;npvr≥0;pi≥1;irr≥基准折现率,次要或是辅助指标只是参考指标。但在现实的可行性研究中,简单地重视次要或是辅助指标,而不顾主要指标是否在可行区,其结果有些基本不具备财务可行性的项目被判断为完全具备财务可行性或基本具备财务可行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四)不注重对敏感性和风险因素的分析
 
    用于计算投资项目经济指标的很多基础数据来自预测和估算,因此经济指标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由于这些不确定因素的作用,使得投资项目存在一定风险。但在实际可行性研究中,对风险的分析不够或只停留在定性分析,而未能给予量化。有的虽然给予量化,但要么量化的方法不合适,要么对量化的结果不重视。从而使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