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民工就业困境原因及对策探析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359下载130次收藏

    摘要:随着农民工进城规模的加大,农民在就业上面临的困境越发突出。由于其自身主观素质原因和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结构、法制缺陷、政府管理不到位等客观原因,农民工在就业问题上遭遇了各种困境。农民工要走出就业困境,需要从主观上提高自身素质,客观上需要政府、法律、社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困境;原因;对策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已经有1/3(约1.6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公布的第2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农村总劳动力资源为5.31亿,其中外出从业劳动力1.32亿。毫无疑问,农民工已经成为了支撑城市就业的重要部分,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力量。尽管如此,但农民工的就业却面临着严重的困境,甚至一度引发了“民工荒”。
 
    一、农民工就业困境现状
 
    总的说来,农民工面临的就业困境主要表现为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到各种歧视和不平等。
 
    (一)职业歧视
 
    农民工面临着职业歧视困境。一方面,限制农民工的部门规章和政策法规仍然存在。如1994年11月,劳动部颁布的《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第5条对用人单位跨省招用农村劳动力作了严格限制:只有经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核准,本地劳动力无法满足需求时,才可考虑;另一方面,农民工到城市就业主要限于苦、脏、累、险等城市市民不愿意就业的工作岗位。沈阳民政局对农民工2007年就业现状结果调查显示,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等重点行业,其中制造业占29%,建筑业占27%,住宿和餐饮业占11%,批发和零售业占1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10%,其他行业占13%。
 
    (二)就业权没有保障
 
    第一,企业主不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内容不合法,据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江立华教授于2002年在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珠海、佛山等地作的调查发现,70%的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在签约的劳动合同中,规定劳动者工作期间“生死概不负责”的违法规定也赫然在目。第二,劳动时间被任意拖延,据调查,南方某市一些私营企业,农民工平均每日工作小时是14小时,最短的12小时,最长的高达16小时,在2005年7月22日《浙江工人日报》刊登的关于杭州枫林服饰有限公司四川籍女工张建容连续工作18小时猝死的报道就是农民工劳动时间的真实写照。第三,加班工资不能按规定支付,多数企业普遍以计件工资作为规避加班加点工资的手段。第四,拖欠工资现象严重。据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江立华教授的调查发现,在外地民工聚集的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65%的企业存在拖欠和克扣工资现象。第五,失业没有保障,农民工由于在城市里不从属于任何组织,他们失业后,只能被迫返乡。
 
    (三)就业不稳定
 
    由于大部分农民工在次属劳动力市场就业,因此就业地区和岗位均不稳定。一方面,由于农民工没有固定的居所,普遍存有在一个城市找不到工作再换一个城市碰运气的想法;另一方面,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大批企业倒闭裁员,迫使大量农民工返乡。
 
    (四)就业成本大
 
    由于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就业信息不对称,农民工就业成本大。农民工要想在城市找到一份工作,如果计入时间成本,一般需要农民工1年纯收入的1/12。如果一个农民工月收入在2000元,将生活成本压缩到最低后至少还有167元花费在房租、交通等支出上。
 
    (五)同工不同酬处境尴尬
 
    农民工虽然干的是城市居民不愿意干的最苦最脏最累的活,但工资水平却仅有甚至不足城市居民工资的一半。这些年来,城市的一般职工的工资水平在逐年提高,因为各种原因农民工的工资实际却在下降。据调查显示,近10年来,珠江三角洲农民工月工资增幅只有68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农民工实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民工就业困境原因及对策探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