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力资源会计运行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会计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人力资源会计自身制度的不完善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的特殊性等原因,人力资源会计在应用方面还缺少与其相适应的环境基础。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运行环境,从政治、经济、学术研究以及文化等方面,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运行环境;影响因素
自1964年美国密歇根州大学的赫曼森将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引入会计学的研究之后,人力资源会计这个新的会计学分支学科迅速发展起来,如今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会计在国外许多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各类经营机构已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实践表明,人力资源会计可以向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一系列重要信息,从而有利于促进信息使用者做出更好的经营管理决策。尽管人力资源会计的运行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但要在我国实施推广人力资源会计,目前条件下还缺少支持人力资源会计运行的外部环境条件。本文从政治、经济、学术研究以及文化意识角度入手进行界定,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会计运行环境中的优势和缺陷,并提出了完善环境的对策。
一、人力资源会计运行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政治法律环境中的不足
首先,缺乏公认的人力资源会计准则。人力资源方面的会计信息严重不足将造成会计信息无法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导致投资者无法全面了解企业的相关信息及进行正确的决策。虽然目前新出台的会计准则有许多方面有利于人力资源会计纳入到传统财务会计准则中,但对人力资源会计的问题仍然没有给予明确的规定,这就给该制度的实际运行与推广带来一定难度和阻力。
其次,产权制度不明确。从现行法律制度来看,劳动者的权益未能明确界定,而劳动者的权益如何确定,这是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所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密集型的企业越来越多。这类企业主要以知识和技术创造效益,在产品成本中物化劳动的比重越来越低,如果我们在分配生产剩余时仍旧只考虑物力资产而不顾及人力资产的话,那么就无法从根本上计量产品成本,更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内在积极性。
(二)我国经济环境的不完善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人力资源会计运行的经济环境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人力资源作为经济要素水平整体还不高、人力物力资源结构不平衡、人力资源市场还不够完善以及经济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还普遍较低等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和发展。
(三)我国学术研究方面的不完备
目前,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还属于比较新兴的会计学科分支,理论界还处于个体独立研究阶段,各自发表各自的看法,所以造成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系统比较混乱,没有形成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具备权威性和系统性的完整理论。再加上会计界和企业界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也不是特别重视,没有给予很大的财力支持,导致我国在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研究方面比较滞后。
(四)文化意识环境方面的制约
首先,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对物质资源的计量和报告,人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将人力资源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就会造成把劳动者当成普通的物质财产之感。实际上,确认人力资源为资产,并不是对人本身的论价,而是对其拥有的知识、对企业的贡献大小的评价。人只是人力资源这项资产的载体,将人力资源确认为资产其实是对人才、知识的尊重。
其次,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许多企业管理者往往认为只要紧抓生产经营、提高质量、抓住市场,就能提高企业的效益,而人力资源往往得不到重视;会计人员中的
我国人力资源会计运行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点击下载
上一篇: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之我见下一篇:军队疗养院财务现状与优化
本文2010-08-18 10:08:48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98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