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会计法律责任初探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109下载180次收藏

    摘要:我国会计监管体系的不完善及不当利益的诱惑,造成了现实中出现了各种会计法律责任。文章对会计法律责任的内涵及其在规范会计行为中的地位进行了界定,概括了我国会计法律责任的类型,并对预防会计法律责任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会计法律责任;构成要件;责任类型;预防对策
 
    2001年在美国发生的“安然事件”使人们对上市公司造假账、虚报利润的行为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在我国,“银广厦”事件以及“蓝田股份”事件亦暴露出了同样的会计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在社会有这样一个所谓的“潜规则”,不会做假账的会计不是好会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防止企业造假账,法律对会计及相关人员的行为设置了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一、会计法律责任的概念及其在会计行为规范中的地位
 
    一般定义而言,会计法律责任是指违反会计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会计的责任有不同的层次,这是因为人们的行为是受各种各样的规范所约束的,规范不但给人以指引,同时也设定了相应的责任。规范会计行为的规范主要有3个方面,即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岗位规范、会计法律规范,同样地,会计的责任亦分为3个层次:职业道德责任层次、岗位责任层次、法律责任层次。
 
    我国的会计制度非常重视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这反映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不过,职业道德是弱约束力的,一旦从业人员道德沦丧,职业道德便发挥不了作用。另外,每个会计行为主体都承担着一定的会计岗位责任风险,这种风险可能是由于业务上的不熟悉,能力的有限性或怠于履行职务所造成,亦可能是由于接受上级的指令(无论该指令是合法还是违法的),再就是会计就业者为谋取于自己的不正当利益而造成。不论是何种原因,都违反了岗位的职责,亦因此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会计的法律责任通常是由于侵犯法定权利或违反法定义务而引起的、由专门国家机关认定并归结于会计法律责任主体的、带有直接强制性的义务,其侵犯的利益既有民事利益,亦有财务会计秩序的利益,处罚的依据是国家的法律,处罚的主体不仅包括一般民事主体,也包括有关国家机关。
 
    从会计责任的3个层次来看,尽管三者所追求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但各自的约束力不同,在强度上可以看成是由低到高的层级关系。因此,要避免目前公司企业中出现的造假账、虚构利润等行为,必须要进一步完善会计的法律责任制度建设。
 
    二、会计法律责任的构成及类型
 
    (一)会计法律责任构成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就是指构成法律责任所必备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总和。根据会计行业的特点,会计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1、主体。从会计实践和《会计法》的规定来看,会计法律责任主体应该包括单位(包括公司、企业)、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
 
    2、行为。指会计违法行为人不按规定履行会计责任,实施了违反相关会计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侵犯了股东、债权人、投资者、社会或国家的合法利益。
 
    3、心理状态。指行为主体的主观故意和主观过失,通称主观过错。无过错即无责任,但不同的过错形态会导致不一样的法律责任。
 
    4、损害事实。在会计职业行为中,会计违法行为人出于各种目的,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或者会计报告,导致相关的利害关系人根据这些会计信息做出不利于自己的判断或者因这些会计信息而受到了财产损失。
 
    5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会计法律责任初探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