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投资效益评估方法研究
摘要:为了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揭示建筑安全投资的重要性,改变安全投资没有经济产出的错误认识,文章研究了安全投资效益的量化评估方法,并通过具体案例计算了安全投资效益的大小。研究表明,建筑安全投资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投资;投资效益;评估方法
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状况不容乐观,严重阻碍了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005-2007年,建筑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分别达2607人、2538人、2722人,仅次于交通和矿山事故。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在于安全投资长期不足,而企业不愿进行安全投资的重要原因在于其主观上将安全投资看成是一种纯消耗,认为其投资没有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的决策者往往倾向于通过压缩安全投资来降低成本,制约了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建筑安全投资效益评估方法的研究,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揭示安全投资的重要性,改变安全投资没有经济产出的观念,为建筑企业进行安全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一、建筑安全投资效益及其类型
(一)建筑安全投资的概念
建筑安全投资是指为保证安全生产而投入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建筑安全投资分为企业投资和政府投资,本文主要从企业的角度来考察。建筑安全投资又分为主动性投资和被动性投资,前者是指为预防事故发生而主动进行的安全投资;后者是指事故发生后的伤亡及损失后果的控制,其实质是一种损失,因此本文只针对主动性投资进行探讨。
(二)建筑安全投资效益的概念
建筑安全投资效益是指建筑安全投资对社会、企业和个人产生的效果和利益,分为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又分为减损效益和增值效益,减损效益是指安全投资降低事故经济损失的效果;增值效益是指通过安全投资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间接实现经济增值的效果。安全投资的非经济效益是指安全投资对减少生命、健康、商誉、环境、社会安定等损失所起的积极效果。从本质上讲,实现非经济效益是建筑安全投资最根本的目的。
建筑安全投资效益具有间接性、滞后性、长效性、多效性、潜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上述特点使安全投资效益的评估既比较困难,又具有很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建筑安全投资效益的评估方法
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模型评估建筑安全投资效益,即安全投资效益=安全产出/安全投资,安全产出包括经济和非经济产出,而(非)经济产出又可分为(非)经济减损产出和(非)经济增值产出。
(一)安全投入(投资)的评估方法
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建筑安全投资统计指标体系。学术界对安全投资项目的划分也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的安全投资是指建筑企业为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而主动投入的各项费用,包括安全措施、个人防护用品、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如安全人员、安全会议、安全检查、安全奖励等投入)以及其他预防性投入(如工伤保险等),而事故救援及善后处理、财产毁损等均列入事故损失范畴。
(二)安全产出的评估方法
1、安全经济产出。(1)经济减损产出。经济减损产出是指安全投资减少事故经济损失的效果(即经济减损效益),经济减损产出=安全投资前的事故经济损失——安全投资后的事故经济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可分为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事故直接相联系的人身伤亡的善后处理费用和财产损坏的价值,可通过企业有关的财务记录比较容易得到。间接经济损失是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效率降低等损失的价值。估算间接经济损失的一种简便方法是通过采用直接与间接损失的倍比系数(“直间比”)来确定。因事故类型、统计样本及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划分标准不同,使得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直间比”相差很大,从2-10不等,一般可取4。(2)经济增值产出。经济增值产出是指安全投资保障了劳动条件,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实现经济增值的效果(即经济增值效益)。由于影响因素比较复杂,目前学术界还缺乏公认的计算安全投资经济增值产出的方法。本文假设安全投资与生产投资具有同等的经济增值效果,通过安全投资占企业固定资产的比重来确定安全投资对经济增值的贡献,即经济增值产出=建筑增加值×安全投资占企业全部固定资产的比例。
2、安全非经济产出。非经济产出是指安全条件的实现对生命、健康、商誉、环境、社会安定等所起的积极效果(即非经济效益),同样可分
建筑安全投资效益评估方法研究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08:09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87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