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费的经济效应
所谓经济效应是指一种经济要素的变动或者经济活动对相关经济活动的影响,积极影响通常被称为正效应,消极影响则被称为负效应。经费能够对国民经济产生多种影响,自然存在经济效应。所以,经费的经济效应是指经费在生产国家安全产品的过程中,对国家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经费通过对经济增长中的资本投入、劳动投入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发生影响,产生经济效应。根据作用机理不同,经费的经济效应通常包括乘数效应、挤出效应和溢出效应。
一、乘数效应分析
乘数效应是指在国民生产总值决定过程中对其具有扩张作用的任一注入因素的增减变化所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的连锁反应,其最终结果是这一注入因素的增减引起国民生产总值数倍于其自身大小的变化。乘数,即是用来衡量这一变量的增减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大小。经费是决定宏观经济运行、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变量,它的变动必然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或减少。经费规模变动所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发生的成倍变化就是经费的乘数效应。经费之所以会产生乘数效应,其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性。经费在其使用过程中进入国民收入决定的循环流量之中,它通过购买社会物资和劳务,引起有关厂商和居民户的收入增加,然后这部分厂商和居民户又会以其所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继续购买所需的产品和劳务,进入到国民收入决定的下一个循环之中。如此循环往复不断,经费就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引起国民收入的倍数变化,产生乘数效应。经费在流通过程中,部分进入下一轮购买和支出活动,是国民经济的注入因素;而另一部分则用于储蓄或偿还债务等活动,退出经济循环,这样,注入国民经济循环的经费越来越少。经费的乘数效应在初次支出、其次支出、再次支出这一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不断减弱,最终逐渐趋于消失。
二、挤出效应分析
经费的挤出效应是作为其乘数效应的对立面提出来的。政府在实行扩张性经费政策时,要向社会公众部门借款,可能会引起利率上升或借贷资金上的竞争,导致民间投资水平下降,从而使扩张性经费政策的乘数效应部分或全部被抵消,这就是所谓的挤出效应。如果社会经济资源短缺,相关部门才会与民用部门发生资源争夺,产生直接挤出。倘若经济资源极为丰富,社会上存在生产资料过剩,增加经费开支,则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资
浅析经费的经济效应
点击下载
上一篇:倒置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新解下一篇: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演变的原因分析
本文2010-08-18 10:07:48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82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