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854下载157次收藏

    摘要: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对风险投资的最终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拥有一套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对一个国家的风险投资体系而言,扮演着动力机制和安全保障机制双重角色。缺少健全、多渠道的退出机制的风险投资体系是无法正常运作的。虽然我国风险投资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风险投资还不够成熟。影响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就是其退出机制不健全,并已经成为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瓶颈”。文章着重研究和探讨了风险投资退出的作用,阐明风险投资退出存在的问题,针对该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风险投资含义;风险投资退出作用;问题;解决对策
 
    一、风险投资的含义
 
    风险投资的英语名称是venture capital,也被译为创业投资。它实际上为获取未来成熟企业高额转让收益而在其孵化阶段冒险投入的即期货币,即通过投资于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群,将其中成功的项目进行出售或上市,实现所有者权益的变现,此时不仅能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而且还能使投资者获得高额回报。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已初具规模,风险投资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特别是投融资体系的改革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风险投资的本性是追求高回报,这种回报不可能像传统投资那样主要从项目投资的利润中得到,而是依赖于“投入-回收-再投入”的不断循环中实现自身价值的增值。
 
    二、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作用
 
    (一)实现资本收益,补偿投资承担的风险
 
    风险投资与一般投资相比,具有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它的风险极高,风险投资者之所以愿意承担高风险并涉足风险投资领域,其基本动力在于追求经济上的高收益。投资成功的企业需要退出,投资失败的企业更要有通畅的渠道及时退出。因此,具有完善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成功项目的投资收益就可以实现,一旦风险投资项目失败,失败项目的投资损失也就能够得到补偿,风险投资活动也就可以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
 
    (二)吸引社会资本加入风险投资行列,有利于促进风险投资有效循环
 
    由风险投资的特点可知,风险投资是一种周期性投资,是由“投入-回收-再投入”3个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商业性活动,如果没有良好的资本退出渠道,这个链条就会中断,所以,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成功的基本保障,如果没有可行的资本退出途径,投资者不会投入资金,风险投资活动将因难以筹集到社会资本而无法进行,“投入-回收-再投入”的风险资本的良性循环也无法建立。
 
    (三)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风险投资
 
    据风险投资研究院调查,2008年全年新募集的可用于投资我国内地的风险资本总量高达1018.67亿元,达到2007年度新筹集金额的1.14倍以上(见图1)。共有191家机构完成募集,每家机构平均新募集的风险资本规模达到5.33亿元,为2007年的65%。另有99项基金于2008年成立,没有披露募资是否完成,据统计这些基金的募集金额将达到1321.73亿元,此数值没有包含在新募集的资本总量中。风险资本一般由职业风险投资家从社会募集而来,而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则是风险投资成功的基本保障。如果没有可行的资本退出方案,投资者不会将资金投入,风险投资活动将因难以筹集到社会资本而无法进行,风险资本的有效循环也就无从建立,风险投资活动的链条就会中断,将难以实现投资增值的良性循环。
 
    三、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我国目前缺乏专门以风险投资为调节对象的法律法规,风险投资处于一种法律保护相对薄弱的境地。与风险投资密切相关的《公司法》存在一些不利于建立风险投资体系的条款。如最新的《公司法》第143条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权或者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等等。这一规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内风险投资公司以股权回购方式退出资本;《公司法》第72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这一不自由的转让出资的条款对风险投资退出形成障碍;《公司法》第142条规定,发起人持有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