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院档案室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
摘要:文章对河南省地质测绘总院建设数字化测绘成果管理系统提出构想,拟实现具有空间检索功能的数字化管理新模式,并对该院自主开发本系统的意义进行阐述说明。
关键词:数字测绘档案;管理模式;空间查询
2008年11月份河南省地质测绘总院组织人员前往廊坊调研学习,由此拉开了该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帷幕。档案信息化建设为该院拓展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同时给档案信息中心科技成果的管理带来挑战。首先,数字测绘成果急剧增加,且修测业务频繁,周期短,档案积累、归档量大。例如,仅2008年的归档项目就有98个,测区大小不等,各种比例尺不同的图件累计20多万幅。其次,管理模式发生变化。数字测绘成果档案,改变了传统档案的形式和载体。它们在形成、积累、归档、保存、借调、修改和对外提供利用等方面的管理要求,和传统档案相比均有所不同。再次,数字测绘成果档案应用面广,需求量越来越大。河南省地质测绘总院属于测绘档案的归口单位,数字测绘成果档案不仅向院内测绘、地质、环境等各个部门提供服务,还同时向社会广大用户提供各种地形图、控制点等服务。
由于各种客观原因,河南省地质测绘总院在提供服务的时候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对内提供图件的时候不能完全满足用户急需的图件。比如,用户需要1:10000地形图,而我们只能提供库存的1:500的大比例尺图件。再如,用户需要的是目前制图领域上比较常用的制图软件成果图,而档案原有的图形极有可能是现在极少使用的制图软件成果。第二,在对外服务方面,顾客多数不熟悉测绘知识,他们很难在地图上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地物,也不能准确地报出相应图幅号或者是大致的坐标,影响服务效率。第三,河南省地质测绘总院目前拥有的飞扬档案管理软件,不能与测绘成果档案空间地理特性紧密结合,不能适应数字测绘成果档案管理的要求。因此,根据数字测绘成果档案的概念、种类和特有空间地理特性,探讨适于数字测绘成果档案管理的新模式,并研发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是目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一、拟建设的数字测绘档案的管理的模式
(一)数字测绘成果的概念和种类
1、数字测绘成果的概念。数字测绘成果,是指以数字形式表示的测绘成果,主要包括:基础测绘中形成的各种比例尺的数字地图、平面和高程控制成果、专业测绘中形成的数字成果。
数字地图,是指以数字形式表示地理要素和相关信息,并可储存在磁带、磁盘、光盘、计算机硬盘等介质上的地图。现存的数字地图主要有4种基本形式:数字线划地图(dlg)、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高程模型(dem),简称4d产品。
控制点成果主要包括平面控制点(三角点、导线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控制点的高程坐标及其近似的平面坐标。
2、河南省地质测绘总院数字测绘成果的种类。该院数字测绘成果的主要种类有:
第一,数字线划图,主要比例尺有1:500,1:1000,1:2000,1:10000,1:25000,1:50000。
第二,数字正射影像图,主要比例尺为1:500,1:1000。
第三,数字栅格地图,主要比例尺有1:500,1:1000,1:2000,1:10000。
第四,三角点成果,主要有二、三、四等三角点和导线点。
&n
测绘院档案室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
点击下载
上一篇:浅析饭店前台服务心理下一篇:浅论军队采购机构与供应商关系管理
本文2010-08-18 10:06:46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64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