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绩效审计目前在我国尚处起步阶段,开展绩效审计已成为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比较关心的话题。文章正是在这一情形下,剖析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绩效审计;问题;措施
绩效审计,就国家审计而言,是国家审计机关对法律授权管理国家事物的政府及其部门、其他组织所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查和评价,检查其资源管理是否符合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是否符合经济责任的要求。
一、目前我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审计机关自建立20多年来,审计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发展的一种趋势,同时也是一种需求,在其开展和推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
(一)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法律依据是开展绩效审计关键的一环,只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把绩效审计确定下来,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才有法可依。目前在绩效审计法律规范上,主要是规范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方面的规范比较笼统。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新形势和效益审计实践,迫切需要将效益审计法律制度具体化,健全审计监督机制。
(二)我国绩效审计的方式、方法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我国,绩效审计主要是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进行的,国家审计机关尽管也试验性地实施了一些绩效审计,但主要是以国有企业为审计对象,把精力较多地集中在对其财务成果的分析上,而对经济活动审计评价的深度和广度均不够,定量审计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审计方式少,几乎没有开展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相结合的全面绩效审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审计方式、方法和范围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必须综合多学科、多领域的技术和方法,运用数量化的统计、计量分析。因此,开展公共资金使用的绩效审计和定向与定量相结合灵活多样的审计方式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三)绩效审计缺少通用的评价标准
绩效审计应当在一定的标准参数范围内进行,如果缺少这些法定的标准,绩效审计就不能很好地审查计划项目的效果和社会收益情况,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某项政府投资计划,直接的经济效益都
我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点击下载
上一篇:新旧会计处理的比较及分析下一篇:国企会计监督体系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本文2010-08-18 10:06:42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63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