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初探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文章主要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内容、目标、原则、策略进行了阐释和探讨,以便使更多的人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于此同时也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在实施过程中选取适当的模式,从而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模式
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势在必行。2001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内容、目标、原则、策略进行了阐释和探讨,以便使更多的人更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于此同时也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在实施过程中选取适当的模式,从而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以及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呈现形式、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及方法的整合。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原则、策略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包括不同学科的整合。不同学科的整合方式也不一样,不能按单一模式来整合,但必须遵循共同的原则,它包括: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为指导;高度重视学科教学资源建设;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核心来进行整合;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要注重“学教并重”;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要结合学科的不同特点。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学习者能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并学会进行终身学习的本领。因此,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的认识很重要,为了满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和主题为中心;学习者之间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过程;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学习。李克东提出了以下基本策略: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精神和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合作学习精神;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知识结构;培养学生信息交工处理和表达交流能力;为学习者提供自我评价反馈的机会,通过形成性的联系、作品评价方式获得学习反馈,调整学习的起点和路径。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
在了解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容、目标、原则、策略以后,在其实施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模式非常重要。为了人们能够采取适当的模式,我们根据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的利用方式归纳出以下不同的模式。
(一)本位型课程模式
本位型课程模式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即信息技术课程,以传授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和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与能力为目的。
信息技术具有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特点,它的实践操作性很强。信息技术课程可以运用综合实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关于综合实验的教学方法很多,本文以直观教学为例。为使学生真正掌握操作技能,灵活地使用计算机,一定要知道其硬件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为此,在教材方面的内容可以采用实物直观法分3课时进行教学。第1课时:学习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通过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初探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06:30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59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