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新形式下教师角色的转变问题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一系列高产品的迅猛发展,网络化的浪潮给人类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一系列的变化,把人类和教育带入一个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它带来的是整个教育思想、教育、教育、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一场深刻革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转变自身角色,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老师主导作用,发展师生之间平等、互敬互爱的合作关系。
一、新形式下教师角色转换的必要性
(一)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教育的目标、观念和课程
现代教育技术对课程的影响涉及到它对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学风(潜在课程)、教材、课程等诸多方面。综合现有研究材料表明,现代教育技术将使课程单元模块化、课程结构网络化、课程管理学分化、课程覆盖全民化和课程评价(教学评价也包括其中)合理化,其影响是巨大的。
(二)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知识传播方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也在不断加速,年轻一代不再仅仅满足于从年长一代那里获得知识,他们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财富。学生们利用计算机操作、设计程序、解决实际的能力并不亚于他们的老师们,教师在许多领域已不再是“闻道在先”,而学生们也正在用着先进的技术来赶超前辈们。在过去,教育内容多“复制”、少“创造”,多“传承”、少“变革”,教学则强调识记和模仿,在管理上特别强调教师的权威,压制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方式
首先,交往主体双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媒介发生了变化。双方之间的媒介有了电影、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以及各种教学软件等,师生之间的交往方式也从单一的一对多(一个教师对多个学生)而扩展为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使得教学由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而走向个别化教学。
其次,交往双方的空间扩大。在现代各种媒体技术下,师生间交往的空间也逐步扩大,双方交往基本上消除了时间及空间的界限,个人实现了对其交往关系的自由占有,在这种自由交往中所表现的就是一种互为主体的状态,交往的方式也由单向趋向于交互性、非中心化的转变。
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院校教育目标、观念、课程及师生关系的逐
小议新形式下教师角色的转变问题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06:29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59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