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与桂林市会展旅游
摘要:会展旅游是借助举办国际会议、研讨会、论坛等会务活动以及各种展览而开展的旅游形式。文章运用区域经济学中的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对桂林市会展旅游进行具体的分析,分析认为桂林会展旅游要想在未来得到长足的发展,应结合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实现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关键词:北部湾区域经济;会展旅游;桂林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会展活动不仅作为一种促进经济交流、贸易往来的重要途径,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而且其参与主体对会展目的地构成的一个潜力巨大的旅游市场,为旅游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以国际旅游城市——桂林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分析桂林会展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用区域经济学理论预测其未来发展态势,以此为桂林会展旅游未来的发展提供具有一定实践指导的理论思路。
一、桂林会展旅游发展现状
(一)优势
1、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发展会展旅游的前提,我们很难想象在一个动荡时代,充满不安全因素的社会环境中,会展旅游能够很好地发展。桂林作为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不仅拥有热情好客的人民,还拥有良好的安全治安环境。美国时代周刊评比的中国十大治安城市中,桂林就位列第八。
2、独特的旅游资源。会展旅游是以参加会展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从事旅游活动的前提是存在旅游客体。桂林山水是中国自然风光的典型代表和经典品牌。它不但拥有“甲天下”的山水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一流的空气质量,还有多彩的民俗风情以及与山水风光相协调的城市品位,形成“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相映成趣”独具魅力的城市特色。2004年,桂林市在全国600多座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最佳魅力城市”。
3、政府倾向性政策扶持。一项活动的发展与成功离不开各相关部门支持,会展旅游的开展也不例外。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桂林市旅游局除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各大会展旅游交流会,除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外,还由副局长李娅牵头对桂林现有会展旅游资源进行了摸底调研,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在传统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会展旅游,整合现有的会展旅游资源,推出精品旅游路线,从而加快桂林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努力提高会展商务水平,创建桂林会展商务旅游品牌。
(二)劣势
1、区位条件。桂林虽为广西北部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但是从开发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区的角度来看,桂林的区位优势却已不复存在。桂林离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区的中心——南宁有310多公里,远远超出了某国际学者关于最佳旅游范围的限制(200公里以内为最佳旅游范围)。此外由于交通的不便,目前从桂林到南宁等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区地,主要是靠火车和客运汽车。这更凸显出了区位劣势地位。
2、会展业人才。桂林目前还没有形成pco(会展业组织者)和dmc(目的地接待者)完整的接待服务体系,分工不明确,缺乏专业会展组织和专业会展人才。
3、软环境。桂林发展会展旅游业的硬环境只是建成的展馆、旅游资源及其接待能力,而软环境还是相对欠缺。笔者通过对一些会展旅游业发达城市的分析,显示会展业发达的城市一般都为政治文化中心活动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北京、广州等。而桂林既不是政治文化中心,又缺乏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等学府。这样就难以组织政府型的会议和学术性较高的科研、学术会议。而且桂林在全国知名的、效益好的企业也是寥寥无几,经济上属于欠发达地区。
4、交通设施和会展设施。作为国际航空港的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拥有的航线相对较少,在铁路运输上,从桂林始发的火车太少,到一些省会城市甚至没有直达的火车。桂林的国际会展中心虽然在场馆规模上已达到一定水平,但是仍然缺少高科技设备,会展的高科技化是国际会展业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桂林的大部分展馆和饭店的会议室、多功能厅还只停留在使用投影、幻灯机的水平,缺少同步翻译系统、图文传输系统和网络会展系统等现代化会展设施,以至于无法举办和承办一些层次和科技含量较高的展会。
作为广西旅游的龙头城市,桂林一直以来以观光、休
论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与桂林市会展旅游
点击下载
上一篇: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下一篇:民间剪纸符号在设计中的应用
本文2010-08-18 10:06:28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58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