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饮食文化的旅游美学价值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890下载240次收藏

    摘要:饮食文化自古在中国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据旅游6要素“食、住、行、游、购、娱”首要位置的饮食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毋庸致疑。文章从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及其旅游审美价值方面来探讨饮食文化的旅游美学价值。
 
    关键词:饮食文化;旅游美学;美学价值
 
    品味餐饮已成为旅游计划不可或缺的内容。中国国家旅游局确定2003年全国的旅游主题为“烹饪王国游”,可见饮食业在中国旅游业中的重要地位。品尝风味之目的已不仅是满足生理需求,而在于获得特殊的精神享受。由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国饮食文化,正好符合品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风味的物质文化需求,使旅游者在享用风格迥异的餐饮的同时,得到极大的精神满足。在肯定饮食在旅游业中的多种价值时,或许人们忽略了饮食文化在旅游业中另一个引人注目的价值——美学价值。中国饮食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渐渐地脱离了果腹维生的低级阶段,深入追求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相结合而以精神享受为主的审美阶段。
 
    一、饮食艺术的审美特征
 
    人类的很多记忆可以说都跟饮食有关,人类审美意识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人类对饮食生活“美”的感受和觉悟。这种对饮食生活的审美则可以理解为是人类对饮食生活愉悦的感受。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饮食文化不断进步,中国古代饮食审美思想逐渐丰富和完善,形成了代表中国饮食文化思想的“十美风格”的审美原则,它们分别是“质、香、色、形、器、味、序、境、适、趣”。本文对旅游者在观光、浏览旅游活动过程中最容易体会和感悟的前8方面进行说明。
 
    (一)菜肴的物质美感
 
    “质”是人们对一事物的第一印象,对某事物的评判如何,第一印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道菜肴无论是豪华大宴还是家常小菜,它的“质”(即原料和成品的品质、营养)贯穿于饮食活动的始终,是美食佳肴的前提、基础和目的。如闽菜多以海鲜为原料烹制各式菜肴,别具风味,著名菜肴就有“佛跳墙”、“醉糟鸡”、“酸辣烂鱿鱼”等。湘菜以辣椒、熏腊为原料,烹调方法则擅长腊、熏、煨、蒸、炖、炸、炒,其著名菜肴品种有“腊味合蒸”、“东安子鸡”等。
 
    (二)菜肴的芳香美感
 
    菜肴的香味主要依靠食客的嗅觉器官来感受,它能够调动品尝者的各种细胞,刺激食欲,是诱使品尝者开动消化系统的催化剂,正所谓未见其形先闻其香。如清晨嘈杂的小巷飘荡着豆浆油条的芳香,远远的就知道这是早餐店。食物之香的观念,是中华文化的重大举创,它形成于神农尝百草的经历。但对饮食的喜好却因人而异,如无人不知的臭豆腐,爱吃的人认为芳香扑鼻,没这种饮食喜好的人却无法接受这种“香味”。这种差异既与先天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人的某种情感记忆和审美有关。
 
    (三)菜肴的色泽美感
 
    如果说菜肴的芳香是人们嗅觉的“开胃瓶”,那么菜肴的色泽则给食客以审美享受,是人们一饱眼福的“着色剂”。菜肴的“色”不仅包括食物原料本色的保持,还讲求色泽上的搭配以及菜肴的上色。中国烹饪素有“吃的艺术”、“吃的美学”之称。在饮食文化中把色美放在首位,足见色泽对触动食欲的重要,孔子就曾提出“色恶不食”,菜色搭配的优劣关系到宴席的成功与否。在旅游宴席中,菜肴色彩的搭配需要注意不同国别、民族的爱好、禁忌和饮食习惯。
 
    (四)菜肴的造型美
 
    看过宫廷电视剧的人也许都会感叹于古代皇帝一日三餐所享用的美味佳肴,更会惊叹于御膳房那些厨师们的鬼斧神工,一道道佳肴如同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美轮美奂的画卷。形与色一样发呼于人的视觉,中国古代就有对食品形的要求有礼仪规范的意义,就如孔子所说:“割不正不食”。食物、菜肴的造型美有人工型和自然型之分。自然造型原汁原味,给人返璞归真的审美情趣,人工造型则因场合、习俗、人物分为不同的形状,如随意式、图案式、象形式、抽象式等。
 
    (五)菜肴的器具美感
 
    除食物本身,餐具的配合也十分重要。如吃农家小菜用水晶玻璃器具就远远没有瓦器、瓷器、土碗适宜。人们所常知的烹饪饮食器具无非就是锅、碗、瓢、盆等,可一份精美适宜的饮食器具还包括专用的餐桌椅等配备使用的饮食用具。“葡萄美酒夜光杯”、“美食还需美具”,这些与美食密切相关的器具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工艺品种,有独特的鉴赏标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就有金属类的铁、铝、铜、锡、合金等;非金属类的瓷、陶、木、竹、玻璃等,这些都可成为饮食器具,且各具特色。
 
&nb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饮食文化的旅游美学价值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