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危寻机 寒冬取暖
摘要:中国物流业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难逃噩运,物流业要如何渡过寒冬,是目前急需考虑的问题。《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给物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曙光。文章首先分析了由于订单的减少,带来物流量的降低;然后分析产业结构的调整及资源整合使得物流方一时混乱。物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就是科学定位,不断开拓新的市场,文章针对逆向物流、农村物流市场融合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供应链;逆向物流;农村物流市场;物流集聚
物流行业作为整个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对其他行业的依赖度较高,然而,受全球经济动荡的影响,需求减弱,订单减少,许多物流企业也正面临着生存考验。
一、寒冬到来——流量减少,流向混乱
随着产品制造业和进出口贸易的萧条,物流行业也进入了寒冬时期,物流的基本要素发生较大的变化,流量大幅度减少,流向开始出现混乱。物流行业比较容易受到其他行业的影响,各个行业商流“较冷”、交易额下降,物流量自然减少。金融危机迫使中国的产业结构及布局调整,这种调整将带来物品供应地和接收地的变化,进而导致物品流向的变化,从而进入物流网络体系优化的时代。
(一)流量减少,港口物流难以为继
随着国际贸易的萎缩,2008年上半年红红火火的航运业务急转直下,天津港某物流园区内3家物流企业倒闭,整个园区开工企业不到10家。即便是开工的物流企业业务量也不饱和,一旦有发货消息,全国各港口的物流企业都来竞争。虽然中国政府2008年11月份调高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但由于海外需求市场不景气、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等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导致进出口贸易仍处于低迷状态。由于没有货运,港口停泊的船只减少,港口收入也相应减少。
(二)“无货可拉”——物流企业难以破解的难题
国家发改委2008年11月7日发布全国前3季度物流行业运行情况显示,前3季度物流企业经营成本同比增加36%,超过4成的物流企业利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有些企业甚至亏损。成都某物流企业2008年9月份上游客户订单锐减20%。2008年8月份全国公路运输货运周转量比去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同时物流产业8月份全社会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减少8.9%。这意味着物流企业正在迅速萎缩中。奥运前北京到成都公路运费为650元/吨,2008年降到550元/吨左右,还担心接不到单子。全国公路运输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的增速曲线从2008年8月份开始划出了一条快速下滑线。
(三)流向的变化迫使物流系统优化
寒冬到来之初,影响最严重的是国际物流,特别是外贸依存度在60%以上的区域,物流企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危机,而外贸依存度在45%以下的区域受冲击相对较小。这就意味着物流业为了生存,服务对象不得不发生变化,这一变化将引起原有的物流系统随之进行重构或优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将重新进行目标定位,科学客观地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因此而带来流向、流体、载体、流程等要素的变化,同时也带动整个物流系统的进一步优化。
除上述之外,物流业还将进行开拓市场和市场重新定位,市场的变化同样促进物流系统的优化。
二、认识寒冬——清醒的头脑,科学的定位
(一)广阔腹地,庞大的消费群体
虽然金融危机来势凶猛,但是我们不可忽视两点:一是中国的经济并不是金融的问题,而是国际供应链的断裂,进出口业务大幅减少,这同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发达国家有着本质区别。二是中国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庞大的消费群体,大量待开发的欠发达地区,这是经济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由于中国采取积极的扩大内需等措施,物流外包市场的增幅还有可能保持在20%左右。
(二)“抱团”过“冬”
物流市场激烈竞争,整个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这为资源重组创造了条件。这次危机对于部分规模大、实力强、服务质量好的物流企业,是一个做大做强的好机会。而一大批中小型物流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则可以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抱团”过“冬”。同时,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增强服务创新能力,将服务向供应链两端延伸,与客户结成风险与利益共担的战略合作伙伴。物流企业同生产企业、流通企业联动发展,供应链各节点企业有机结合。
(三)资本不代表实力,稳健不代表保守
面对流量减少,中国的物流企
度危寻机 寒冬取暖
点击下载
上一篇:浅析实现分配正义的基本原则下一篇:浅谈港口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材料归集
本文2010-08-18 10:06:24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58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