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692下载169次收藏

    摘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文简称兵团)是一支有武装力量的半军事性的农垦部队,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兵团除了自身的发展以外,还肩负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根据兵团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的基本要求,需要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兵团农一师十团位于兵团新建城市阿拉尔市的城郊,文章从十团小城镇的现状出发,结合阿拉尔市的总体发展目标,总结了十团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十团;小城镇;发展模式
 
    一、兵团小城镇建设的基本现状
 
    兵团小城镇的建设随着兵团的发展而发展,它也经历了3个不同的阶段,即军镇屯兵阶段(1949-1982年)、集镇逐步形成阶段(1982-1998年)、小城镇雏形形成阶段(1995年至今)。兵团小城镇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小城镇,兵团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其所管辖的团场同样也具有政府职能和企业职能。因此,以团场场部为基础建立的小城镇虽有镇的名称,但其级别规格只是一个普通的集镇或村镇,无法与建制镇或乡镇相比。团场一方面要以企业形式来运作,另一方面还要承担城镇所具有的一切的社会服务职能,这就形成了兵团特色的场镇职能合一的管理模式。兵团的特殊性质就决定了兵团城镇化道路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截至2008年,兵团在垦区内已建成石河子市、五家渠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4个新型城市和175个小城镇(团场),对于兵团175个团场小城镇来说,大多只具备形式,不具备规模,难以达到国家建制镇的设置标准,而且多数团场所处地理位置生态脆弱,也难以支撑起具有相当人口规模和产业规模的现代化城镇,在聚集企业、劳动力和经济总量等方面的能力较弱,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也比较狭小,使得城镇经济难以繁荣起来,城镇功能的发挥也受到极大影响。基于性质的特殊,兵团各团场小城镇不可能有任何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只有按兵团各个城镇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兵团小城镇的建设重在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配套服务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形成兵团城镇体系结构合理、兵团和地方经济协调全面发展的城镇体系网络格局。在发展模式上分为资源加工利用、城郊生态观光、风景旅游、交通枢纽、工矿资源开发、边境口岸贸易、稳定生存发展等模式。但是兵团有其自身的特点,实行国家计划单列,没有自己的财政和税收,用于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而且目前在各个团场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城镇建设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兵团小城镇的建设还受资金的困扰,这也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农一师十团小城镇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农一师十团团部所在地科克库勒镇位于阿拉尔市以北8公里处,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在阿拉尔市建市初期,十团的小城镇建设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但总体来说它与阿拉尔市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
 
    (一)十团生态环境脆弱,支撑规模城镇发展的能力有限
 
    十团地处沙漠边缘,气候干旱,日蒸发量大,属于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恢复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在十团城镇建设上,必须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其主要原因,一是十团水资源相对匮乏;二是十团周围潜在沙漠化面积很大,自然环境并不理想。随着十团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口和所需水资源都相对增长过快,但是土地的人口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而且十团还经常会有干旱、洪涝、冰雹、霜冻、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所以在十团城镇建设方面,要合理规划,规模适度。
 
    (二)十团产业结构单一,直接影响小城镇的建设
 
    截至2007年底,十团生产总值37379万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分别为75.0:6.2:18.8,说明十团的第一产业比重相当大,其中的棉花种植业占到了农业产值的90%以上,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改变。农业经济是十团小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力,但是农业经济是依靠农业人口来发展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能提供的城镇建设资金有限,直接导致其小城镇建设规模小,发展速度慢。
 
    (三)思想意识不到位,十团小城镇发展模式不明确
 
    根据十团目前的发展状况,很多人都认为十团城镇化发展过程是一个社会自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