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济南市南部山区发展生态经济初步研究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192下载281次收藏

    摘要:在区域发展战略上,济南市提出要加强南部山区保护发展,实现产业发展生态化。结合济南市南部山区的实际情况,文章在简要介绍生态经济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济南市南部山区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研究提出了发展生态经济的思路建议。
 
    关键词:生态经济;南部山区;济南市
 
    一、生态经济基本概念
 
    二战以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出现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如何实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从而寻求既发展社会经济又保护生态环境的适合道路,成为当时科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kenneth e.boulding)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总结了人类管理地球的经验,肯定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四者之间密切相关、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并把“环境经济”作为1981年《环境状况报告》的第一项主题。特别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生态经济理论也逐渐被越来越广泛的领域所接受。
 
    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布朗(lester r.brown)是生态经济领域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他认为“所谓的生态经济就是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而又不会危机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之需的前景的经济”,生态经济就是“一个能维系环境永续不衰的经济”,而且“要求经济政策的形成,要以生态原理建立的框架为基础。”因此,生态经济应具有基本特征:经济形态高级化;与传统经济相比,生态经济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产业结构生态化;生态农业、循环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构成生态经济的产业主体,产业体系具有环境友好的特征。经济体系运转的高效性。生产工艺投入小、产出高、污染少,生产过程循环利用;经济体系的开放性。生态经济作为一个体系,与外部环境、其他经济体之间是高度开放、相互作用的。
 
    根据生态经济的基本概念可以得出,发展生态经济必须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发展的目的,不仅仅是追求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同时还要考虑生态系统的平衡,注重保护、修复和提升生态环境。要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组合特点、生态和经济条件以及区域经济增长的多重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产业系统的生态重组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通过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先导型的绿色产业体系,以尽可能少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创造尽可能多的社会经济福利,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济南市南部山区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意义
 
    济南市南部山区位于鲁中山地与鲁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南高北低,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域范围包括历下、市中、历城、长清、章丘、平阴6个县(市、区)的29个乡镇(办事处)、1385个行政村,总面积333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1%。特殊的自然特征和功能定位决定南部山区发展生态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南部山区是济南市的重要生存空间
 
    目前,南部山区总人口约130万人,占济南市户籍总人口的21%。与全市其他地区相比较,由于受区位交通、自然条件、发展基础等的影响和制约,南部山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呈现出“两低、两弱”的特点,即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发育程度低、基础设施脆弱、公共服务薄弱。根据统计数据推算,2007年南部山区人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相当于全市人均水平的41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济南市南部山区发展生态经济初步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