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调适对策
摘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方面。影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竞争压力、人际关系、情感等。解决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加强心理干预,进行环境建设,促进文化融合。
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调适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
我国教育部将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直接定义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它是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服务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及专家观点,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内涵应为: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状态。
二、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一)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认知失衡,缺乏客观性和合理性。认知就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包括一个人的思想观点、阐释事物的思维模式、评价标准、对人对事的基本信念等。当代大学生涉世不深,生活单一,有很强的自豪感和优越感,这些使大学生的认知缺乏客观性。
2、缺乏了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敏感问题,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常处于矛盾之中,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同时引发冲动、焦虑、急躁和不安,甚至对周围人造成攻击和伤害。
3、缺少健康的爱情观及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良好心理。大学生生活在人际关系比较单纯的象牙塔内,大多数大学生经济上依靠父母,缺乏对社会真实地、深入地了解,恋爱时过于理想化,对未来生活的设计盲目乐观,对未来将要面临的困难、挫折等逆境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心理的不成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不完善、缺少主见等给大学生的恋爱带来了阴影,因而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束手无策,从而造成焦虑、烦躁、自卑等不良心理,甚至造成自杀等严重后果。
4、激烈的竞争造成部分大学生出现择业心理危机。“人才高消费”似乎成为今天劳动力市场中的不可逆转的主流趋势,很多大学生怀着较高的期望值步入人才市场,结果却被用人单位的学历高平台所阻拦,只能望其项背、扫兴
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调适对策
点击下载
上一篇:新形式下如何做好员工培训工作下一篇:油田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技术研究
本文2010-08-18 10:05:01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35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