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712下载247次收藏
    摘要: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行政、业务、管理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是反映事业单位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现在很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购置计划性差、管理制度不健全、核算方法不完善和监督力度不够等问题,导致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断流失等现象。文章为此探讨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属国家所有,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资源的总和,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2006年国家以财政部部长令的形式公布了《行政单位国家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它们的出台,表明了我国国有资产的又一次重大改革,足以看出,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加大了管理的力度。为此探讨事业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意义重大
 
    一、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家底不清
 
    虽然我国前几年进行了资产清查,但很多单位没有从根本上摸清家底,特别是固定资产,有些数字不够准确,加之日常核算和管理水平有限,存在着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现象;对应收款项疏于管理而长期挂账;资产产权不清,办公用房已使用多年而没有办理土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等。造成资产不实和损失的主要原因是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脱节,如有些资产使用多年,早已损失、报废,而财务没有及时进行财务处理。
 
    (二)管理意识淡薄
 
    部分单位领导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识淡薄,就行政事业性单位的领导来说,主要表现为重外部形象,轻内部资产管理。由于吃的是“财政饭”,因此,对于如何管好国有资产的责任意识就比较淡薄,在思想认识上“重进轻出”、“重资金,轻实物”,把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放在次要的位置上,这是造成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
 
    (三)管理手段落后
 
    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仍以行政手段为主,与市场的调节机制之间尚未有机结合,资产使用的职责机制、监督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缺乏,许多该处置的资产未及时处置。受部门利益的驱动,各行政事业单位不断向财政要钱,投资兴建或购置资产,造成资产的低效使用;影响了资产管理的效能及运转效率。同时,一些使用单位对本单位的资产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使购置的资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有的甚至长期被闲置。如有的单位购置的计算机,因技术淘汰周期快,使用不久就闲置不用;与此同时,却有不少单位买不起足够设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占用上存在的“苦乐不均”和无力把闲置资产“盘活”的状况是造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重复购置、国家拨付的行政事业经费不敷需要的重要原因。
 
    (四)管理体制不顺
 
    第一轮机构改革,将原国有资产管理局撤消,行政单位相关管理职能并入财政部。第二轮机构改革,成立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依法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监管,虽然国务院文件明确划分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权限,但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